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坐
背壁青灯劝读书,
窥窗素月唤看渠。
向来诸老端何似,
未必千年便不如。
春后春前双雪鬓,
江南江北一茅庐。
只愁夜饮无供给,
小雨新肥半圃蔬。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背靠着墙壁,青色的灯光劝我读书;透过窗户,皎洁的月光召唤我去看它。想来古人所教导的,和我现在的境遇又有什么相似呢?未必千年过去的智慧就一定比我现在的感受更好。春天过后、春天之前,头发已白如双雪;无论是在江南还是在江北,只有一间茅草房子。只愁夜晚饮酒时没有酒水供应,小雨后新长出的菜蔬也只是少许。
注释:
- 背壁:靠着墙壁。
- 青灯:青色的油灯。
- 劝读书:劝我去读书。
- 素月:白色的月亮,形容月光皎洁。
- 诸老:指古代的长辈或贤者。
- 千年:指时间的漫长,暗示古代智慧的积累。
- 雪鬓:形容头发像雪一样白,暗示年老。
- 茅庐:简陋的草屋,象征田园生活。
- 夜饮无供给:夜晚饮酒时没有酒水可用,表达生活的窘迫。
- 新肥:刚刚长出来的,肥沃的。
- 半圃蔬:指一小块菜园,种植蔬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夜晚,诗人独坐在清冷的月光下,思考生活与学习的关系,反映了他在追求学问及生活中的困境与感悟。
诗歌鉴赏:
《夜坐》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学习的渴望与对生活的反思。开头两句,诗人在夜晚的静谧中,青灯下的学习与窗外素月的呼唤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求知态度。接下来的两句提出了古人与今人的智慧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强调了当下体验的重要性。春后春前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体的衰老,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珍贵。最后两句则转向生活的琐碎,提及饮酒无供给和新肥蔬菜,呈现出一种质朴的生活景象,暗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学习、生活及时间的深刻思考,兼具哲理性与生活的真实感,给予读者以共鸣和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背壁青灯劝读书:在夜晚,靠着墙壁的青灯提醒我读书。
- 窥窗素月唤看渠:透过窗户,皎洁的月光召唤我去欣赏。
- 向来诸老端何似:古代的智者与我的处境到底有何相似?
- 未必千年便不如:未必千年以前的智慧就一定比我现在的感受好。
- 春后春前双雪鬓:春天过后、春天之前,我的头发已白如双雪。
- 江南江北一茅庐: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我只有一间茅草房子。
- 只愁夜饮无供给:只担心夜晚饮酒时没有酒水供应。
- 小雨新肥半圃蔬:小雨后,菜园里新长出的蔬菜也只是少许。
-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智慧的对比,表现出时间与经验的思考。
- 意象:灯光、月光、雪鬓等意象,营造出孤独而深邃的氛围。
- 拟人:将月光拟人化,赋予其呼唤的能力。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探讨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强调当下体验的重要性,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青灯:象征知识与学习的追求,代表着孤独和坚持。
- 素月:象征理想与美好,呼唤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雪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茅庐:象征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态度。
- 新肥蔬:象征生活的希望与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背壁青灯”指的是什么?
- A. 墙壁
- B. 灯光
- C. 书本
- D. 窗户
-
诗中提到的“江南江北”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家乡
- B. 两个地理区域
- C. 诗人的朋友
- D. 古代的地方
答案:
- B. 杨万里
- B. 灯光
- B. 两个地理区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师》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杨万里的《夜坐》更注重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的困扰,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陶醉与宁静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