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时间: 2025-04-27 11:14:19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除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白话文翻译:

在冬天的最后一天夜晚,寒冷与温暖被分隔开来。 一直坐到四更天之后,身体又增加了一岁。 鱼形的灯延续着腊月的火光,兽形的炭化为了春天的灰烬。 掌管春天的青帝现在应该也老了,迎接新年已经见过多少次了。

注释:

  • 九冬:指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即腊月。
  • 三十夜:指腊月的最后一天,即除夕夜。
  • 四更:古代夜间分为五更,四更大约是凌晨1点到3点。
  • 鱼灯:一种形状像鱼的灯笼,常用于节日照明。
  • 兽炭:形状像兽的炭,用于取暖。
  •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春神,掌管春天。

诗词背景: 作者栖蟾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节令和自然变化的敏感与细腻。这首《除夜》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寒暖变化和节令的更迭,表达了岁月流转、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的寒冷与节日的温暖,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诗中“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一句,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寒冷,又隐喻了岁月的分界。“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则直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透露出淡淡的哀愁。后两句通过对鱼灯和兽炭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氛围和岁月的变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首句“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通过“九冬”和“三十夜”点明了时间,同时“寒与暖分开”形象地描绘了除夕夜的气候特点,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 次句“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通过“坐到四更后”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身添一岁来”则直接点出了岁月的增长,情感上带有淡淡的哀愁。
  • 第三句“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通过对节日装饰和取暖工具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氛围,同时“化春灰”也暗示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
  • 末句“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通过“青帝”这一神话形象,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无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新年的期待和感慨。

意象分析:

  • 鱼灯: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和温暖。
  • 兽炭:象征着冬天的寒冷和取暖。
  • 青帝: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岁月的流转。

互动学习:

  1. 诗中的“九冬”指的是什么? A. 冬季的第一个月 B. 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C. 春季的第一个月 答案:B

  2. 诗中的“四更”大约是几点? A. 晚上9点到11点 B. 凌晨1点到3点 C. 早上5点到7点 答案:B

  3. 诗中的“青帝”指的是什么? A. 夏天的神 B. 秋天的神 C. 春天的神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杜甫的《除夜》、王安石的《元日》。 诗词对比:杜甫的《除夜》同样表达了岁月的感慨,但情感更为深沉;王安石的《元日》则更多地描绘了新年的喜庆和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全唐诗》、《中国古代节日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