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睡》

时间: 2025-01-22 22:57:10

坐久睡屡兀,手失未了书。

清风脱然至,心醒得我娱。

起看孤隙光,了不移锱铢。

云何短梦中,万境生须臾。

嗟彼市朝子,百巧营其躯。

安知非梦役,过眼灭无余。

至人有达观,那与世贤愚。

不须无言子,同上昆仑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坐久睡屡兀,手失未了书。清风脱然至,心醒得我娱。起看孤隙光,了不移锱铢。云何短梦中,万境生须臾。嗟彼市朝子,百巧营其躯。安知非梦役,过眼灭无余。至人有达观,那与世贤愚。不须无言子,同上昆仑墟。

白话文翻译:

坐久了,不觉间睡着了,手中的书还未放下。清风突然吹来,让我心神清醒,感到愉悦。起身看向那透过缝隙的孤独光线,它丝毫未动。为何在短暂的梦中,万千景象转瞬即逝。感叹那些在市井中忙碌的人,用尽心机经营自己的生活。他们怎知自己是否也在梦中劳役,一切转眼即逝,不留痕迹。至人有着通达的见解,不与世间的贤愚计较。不需要无言的人,一同登上昆仑山巅。

注释:

  • 兀:这里指昏沉、迷糊的状态。
  •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比喻极小的数量。
  • 市朝子:指在市井中忙碌的人。
  • 梦役:比喻在梦中劳役,即生活中的忙碌和辛劳。
  • 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 达观:通达的见解。
  • 昆仑墟: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比喻高远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洪迈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哲学和文学。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在宋代,文人多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这首诗正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诗中,“清风脱然至,心醒得我娱”一句,以清风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清醒和愉悦。而“云何短梦中,万境生须臾”则揭示了梦境的虚幻和现实的短暂。最后,“至人有达观,那与世贤愚”和“不须无言子,同上昆仑墟”则展现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 “坐久睡屡兀,手失未了书”:描述了作者坐久了不觉间睡着,手中的书还未放下的情景,反映了作者的专注和疲惫。
  • “清风脱然至,心醒得我娱”:清风的到来让作者心神清醒,感到愉悦,这里的清风象征着清新和宁静。
  • “起看孤隙光,了不移锱铢”:起身看向那透过缝隙的孤独光线,它丝毫未动,这里的孤隙光象征着恒定和不变。
  • “云何短梦中,万境生须臾”:为何在短暂的梦中,万千景象转瞬即逝,这里揭示了梦境的虚幻和现实的短暂。
  • “嗟彼市朝子,百巧营其躯”:感叹那些在市井中忙碌的人,用尽心机经营自己的生活,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看法。
  • “安知非梦役,过眼灭无余”:他们怎知自己是否也在梦中劳役,一切转眼即逝,不留痕迹,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 “至人有达观,那与世贤愚”:至人有着通达的见解,不与世间的贤愚计较,这里展现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 “不须无言子,同上昆仑墟”:不需要无言的人,一同登上昆仑山巅,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 清风:象征着清新和宁静,是作者内心清醒和愉悦的媒介。
  • 孤隙光:象征着恒定和不变,是作者对恒定和不变的向往。
  • 梦:象征着虚幻和短暂,是作者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
  • 市朝子:象征着世俗生活,是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看法。
  • 昆仑墟:象征着高远的境界,是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风脱然至”中的“脱然”是什么意思? A. 突然 B. 轻松 C. 清新
  2. 诗中“云何短梦中”中的“云何”是什么意思? A. 为何 B. 云朵 C. 如此
  3. 诗中“至人有达观”中的“至人”是指什么? A. 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B. 至高无上的人 C. 至亲的人
  4. 诗中“不须无言子,同上昆仑墟”中的“昆仑墟”象征着什么? A. 高远的境界 B. 昆仑山 C. 仙境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王安石《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洪迈《坐睡》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但洪迈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迈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洪迈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