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冬歌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8:46:02

万里覆寒云,千林飞素雪。

此时为欢愁,心如三伏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覆寒云,千林飞素雪。此时为欢愁,心如三伏热。

白话文翻译:

漫天都是寒冷的云,千树万林飞舞着纯白的雪。这一刻却充满了欢愁,心情却像三伏天的酷热一样。

注释:

  • 万里:形容范围广阔,这里指天空或大地。
  • :覆盖、笼罩。
  • 寒云:寒冷的云,象征冬天的气息。
  • 素雪:洁白的雪,描绘雪的纯净与美丽。
  • 欢愁:指复杂的心情,既有欢喜又有忧愁。
  • 三伏热:指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与寒冷的冬天形成鲜明对比。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冬天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与凄凉,而三伏则是炎热的象征。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心情的复杂性和对冬日寒冷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慎行,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小景入手,表现大情感。

创作背景:

《子夜冬歌》是于慎行在冬季创作的一组诗,诗中反映了他对冬天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冬天的寒冷与心中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子夜冬歌 其二》通过简单的意象构建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开头两句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象:万里寒云和飞舞的雪花,构成了一幅冷寂的冬日画面。这种自然的景象不仅仅是冬天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映射。接下来的“此时为欢愁”则将情感引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层面,诗人在欣赏冬日美景的同时,却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忧愁。这里的“欢愁”既表明了对美的享受,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心如三伏热”更是将寒冷与炎热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热情与对寒冷环境的不和谐感受。这种情感的张力使整首诗更加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覆寒云: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苍茫的天空被寒冷的云层覆盖,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2. 千林飞素雪:千树万林被雪花覆盖,表现出冬天的宁静与美丽。
  3. 此时为欢愁:在如此美丽的景象中,诗人却感到复杂的情绪,欢喜中夹杂着忧愁。
  4. 心如三伏热:将内心的热情与外界的寒冷形成对比,表达了情感的矛盾和复杂。

修辞手法:

  • 对比:寒冷的冬天与内心的热情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比喻:用“心如三伏热”形象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寒冷的外界与热烈的内心形成对照,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寒云:象征孤独与凄凉,反映冬季的寒冷。
  • 素雪:象征纯洁与美丽,冬季的标志。
  • 欢愁: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快乐又有忧愁。
  • 三伏热:代表内心的热情与活力,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覆寒云”意指什么? A. 天空晴朗
    B. 天空被寒云笼罩
    C. 下雨

  2. “心如三伏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内心凉爽
    B. 内心热烈
    C. 内心平静

  3. 诗人用什么来形容冬天的雪? A. 苍白的
    B. 素白的
    C. 灰色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朱自华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寂与内心的情感。
  • 《江雪》 - 柳宗元:通过雪景展现孤独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