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子》

时间: 2025-01-27 03:30:29

女儿二六月上弦,娇羞长在阿婆边。

阿婆惜爱女儿子,女儿只愁阿婆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女儿二六月上弦,
娇羞长在阿婆边。
阿婆惜爱女儿子,
女儿只愁阿婆死。

白话文翻译:

女儿在六月的二十天时像新月一样,
她的娇羞总是伴随着她的祖母。
祖母十分疼爱她这个女儿,
而女儿却只担心祖母的去世。

注释:

  • 女儿: 指小女孩,常用来表达娇嫩和可爱之意。
  • 上弦: 指新月的形状,二十天时的月亮开始逐渐圆满。
  • 娇羞: 形容女孩害羞而又可爱的样子。
  • 阿婆: 指祖母或年长的女性,表达对长辈的亲切称呼。
  • 惜爱: 形容对某人十分疼爱和珍惜。
  • : 担心、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民生的关怀著称,作品多涉及人情世故,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家庭关系的温暖与复杂,尤其是祖孙之间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祖母对孙女的深厚感情及孙女对祖母的忧虑,反映出浓厚的亲情。

诗歌鉴赏:

《女儿子》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诗中通过简单的四句,展现了祖母与孙女之间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女儿的娇羞姿态,仿佛六月的上弦月,温柔而又美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阿婆,阿婆对孙女的疼爱与关怀流露无遗,表现出一种温暖的家庭氛围。

然而,诗的最后一句却令人感到一丝忧伤。女儿虽然享受着祖母的爱,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对祖母离世的恐惧与忧虑。这种情感的对比,突显了生命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诗人在描述亲情时,既有温暖的细腻,也有对生命脆弱的深思,令人感慨。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却层次丰富,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亲情与生死之间的纠结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女儿二六月上弦: 将女儿比作新月,寓意她的纯洁与美丽,同时“二十”暗示着她正值花样年华。
  • 娇羞长在阿婆边: 描述女儿在祖母身边的娇羞状态,表现出亲密无间的关系。
  • 阿婆惜爱女儿子: 阿婆对女儿的疼爱,体现出深厚的祖孙之情。
  • 女儿只愁阿婆死: 反映女儿对祖母的担忧,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女儿比作新月,象征纯净与美好。
  • 拟人: 描绘情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 诗句之间有明显的对称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亲情的珍贵与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失去的恐惧,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女儿: 代表年轻与希望,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阿婆: 代表长辈的智慧与温暖,是家庭的支柱。
  • 上弦月: 象征着新生与美好,寓意着无穷的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
    B. 亲情
    C. 爱情
    D. 离别

  2. 诗中提到的“阿婆”是指谁?
    A. 父亲
    B. 祖母
    C. 妈妈
    D. 姐姐

  3. “女儿只愁阿婆死”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担心
    C. 怒火
    D.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亲情的思念。
  • 《春望》杜甫:表现对家人的忧虑与思念。

诗词对比:

  • 刘基的《女儿子》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但前者更侧重于祖孙情,而后者则是对母亲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却又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刘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