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思归引
山高高兮可以望四荒。
胡跻尔颠兮而不见我故乡。
岁云莫兮无衣裳。
车罢马羸兮仆夫顿僵。
水有蛟鳄兮陆有虎狼。
于嗟柸何兮惟怀永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山巍峨,可以遥望四方的荒野;但是即使在高处,我却看不见我的故乡。时光飞逝,衣衫褴褛;马车停下,马也瘦弱,仆人们都变得僵硬。水中有蛟龙和鳄鱼,陆地上则有虎狼。唉,我该如何自处呢?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无尽怀念和伤感。
注释:
- 高高:形容山的高度,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
- 胡跻尔颠:胡人可能指外族或敌人,跻和颠有“攀登”的意思,意指无法抵达的地方。
- 岁云莫:岁月流逝而没有衣服可穿,反映了生活的困窘。
- 车罢马羸:车子停下来,马匹也因疲惫而瘦弱,暗示了长途跋涉的辛苦。
- 蛟鳄、虎狼:水中和陆地上的猛兽,象征着自然界的危险与恐惧。
- 于嗟柸何:感叹自己处境艰难,不知如何是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山,浙江人,元末明初的政治家、诗人和散文家。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丰富的才华著称。刘基在元末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创作了大量诗词,表达他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思归引》创作于元代末期,社会动荡,刘基身处异乡,倍感思乡之苦,借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思归引》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山高高兮可以望四荒”开篇,描绘出一个辽阔的自然景观,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故乡的失落感。诗中的“胡跻尔颠”不仅仅是对地理的描述,更是对人心的探讨,诗人虽在高处,却无法看到心灵归属之地,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接着,诗人提到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展现出一种对生活无奈的感慨。“车罢马羸兮仆夫顿僵”描绘了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仆人们的僵硬更是象征着生活的压迫与艰难。最后,水中蛟鳄、陆上虎狼的描写,增强了环境的险恶,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恐惧与彷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展示了诗人在陌生环境中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苦难生活的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高高兮可以望四荒:高山可以俯瞰四方的荒野,展现出一种广阔的视野。
- 胡跻尔颠兮而不见我故乡:即使在高处,却仍旧看不见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岁云莫兮无衣裳:时光流逝,生活困窘,衣衫褴褛,体现出生活的艰辛。
- 车罢马羸兮仆夫顿僵:长途跋涉后,马车停下,马匹疲惫,仆人也累得无力,表现出生活的劳苦。
- 水有蛟鳄兮陆有虎狼:自然界的猛兽象征着生命的危险与不安。
- 于嗟柸何兮惟怀永伤:感叹人生的无奈,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无尽怀念和伤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高山与故乡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反差。
- 拟人:对仆人“顿僵”的描写,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
- 排比:自然界的危险通过排比的方式增强了诗意的紧迫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思乡之情展开,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诗中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孤独,展现了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高远与孤独,代表诗人身处的环境。
- 故乡:寄托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思念。
- 蛟鳄、虎狼:象征自然界的危险,反映生活的艰难与恐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山高高”主要指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诗人的心境
- C. 生活的艰辛
-
“岁云莫兮无衣裳”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思乡
- C. 绝望
-
诗中提到的蛟鳄和虎狼象征着什么?
- A. 友好
- B. 危险
- C. 富饶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兄弟之情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感,意象清新而简单,表达了类似的思乡情绪。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研究》
- 《刘基与他的诗歌》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