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丘宗卿语绍兴府学前景》

时间: 2025-01-11 02:38:37

镜湖泮宫转街曲,才隔清溪便无俗。

竹桥斜度透竹门,墙根一竿半竿竹。

恰思是间宣看梅,忽然一枝横出来。

霜余皴裂臂来大,只著寒花三两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记丘宗卿语绍兴府学前景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镜湖泮宫转街曲,才隔清溪便无俗。
竹桥斜度透竹门,墙根一竿半竿竹。
恰思是间宣看梅,忽然一枝横出来。
霜余皴裂臂来大,只著寒花三两个。


白话文翻译:

镜湖环绕着泮宫,曲折的小街上,刚隔着清溪便没有了世俗的喧嚣。
竹桥斜斜地跨过竹门,墙根下长着一竿半竿的竹子。
恰好想到这里是观梅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枝梅花横生而出。
霜后花瓣皱裂,只有三两朵寒梅在寒风中绽放。


注释:

  • 镜湖: 指绍兴的一个湖泊,水面如镜,风景秀丽。
  • 泮宫: 古代学校的殿堂。
  • 清溪: 清澈的小河,象征洁净的环境。
  • 斜度: 形容竹桥的倾斜。
  •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霜余: 指经过霜冻后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梅花,特别是在寒冬中绽放,常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拥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常被文人歌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和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绍兴府学盛行之时,诗人通过描述绍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记丘宗卿语绍兴府学前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绍兴府的美丽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开头两句勾勒出镜湖与泮宫的宁静与雅致,清溪的流淌带走了世俗的喧嚣,使得这一方天地显得格外清新。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竹桥和竹门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闲适、恬静的氛围。最后两句的梅花描写,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又蕴含着诗人对梅花精神的赞美,体现了不屈不挠的意志。整首诗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镜湖泮宫转街曲: 通过“镜湖”与“泮宫”的结合,展现出环境的优美和学府的庄重。
    2. 才隔清溪便无俗: “清溪”的清澈使得周围环境显得更加纯净,世俗的喧嚣被隔绝。
    3. 竹桥斜度透竹门: 描绘竹桥的斜度与竹门的透视,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4. 墙根一竿半竿竹: 细致入微的描写,显示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5. 恰思是间宣看梅: 表达诗人对梅花的期待和向往,增加了情感的投入。
    6. 忽然一枝横出来: 突如其来的梅花,给人以惊喜。
    7. 霜余皴裂臂来大: 描绘寒霜后的梅花,体现了生命的坚韧。
    8. 只著寒花三两个: 白描手法,简单而又深刻,传达了梅花的孤傲与美丽。
  • 修辞手法:

    • 比喻: “镜湖”比喻宁静的环境。
    • 拟人: “寒花”似乎在与人对话,增强了情感的交流。
    • 对仗: 在描写中形成了优美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绍兴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镜湖: 清澈、宁静,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
  • 梅花: 坚韧与高洁,象征诗人追求的品格与精神。
  • 竹桥与竹门: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象征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镜湖”象征什么?

    • A. 喧嚣
    • B. 宁静
    • C. 繁华
    • D. 贫瘠
  2.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赞美
    • C. 忽视
    • D. 羡慕
  3.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竹子
    • B. 梅花
    • C. 湖泊
    • D. 清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梅花》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与王安石对梅花的描写,前者着重于自然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梅花精神的赞美和情感的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这些参考书目和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风格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