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惠倅》

时间: 2025-01-22 07:44:20

昔预八仙饮,深知七子才。

云何埋玉树,不复倒金罍。

锦制曾三试,罗浮欠一来。

吾衰惭诔笔,搔首寄馀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陈惠倅
作者: 刘克庄

昔预八仙饮,深知七子才。
云何埋玉树,不复倒金罍。
锦制曾三试,罗浮欠一来。
吾衰惭诔笔,搔首寄馀哀。

白话文翻译

我曾与八位仙人共饮,深知七子才华横溢。
怎么能让玉树被埋没,不再倾倒金罍呢?
锦绣的才华曾经试过三次,罗浮山的道友却缺席了一次。
我年老而感到羞愧,搔首思索,寄托我的哀伤。

注释

  • :往昔,过去。
  • :参与,参加。
  • 八仙:指中国神话中的八位仙人。
  • 七子才:这里指的是七位才子。
  • 埋玉树:比喻埋没了人才。
  • 金罍:古代盛酒器,象征着美酒和欢宴。
  • 锦制:比喻才华出众。
  • 罗浮:指罗浮山,著名的道教圣地。
  • 诔笔:写悼词或挽诗的笔。
  • 搔首:形容思索或焦虑。

典故解析

  • 八仙:八仙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八位神仙,象征着长寿和快乐,常常出现在各种文艺作品中。
  • 玉树:在古代诗歌中,玉树常用来比喻高贵的才华和美丽的事物。
  • 罗浮: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圣地,许多文人墨客往往以此为寄托,表达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景山,晚号云峰,南宋人,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描绘山水人情,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为悼念陈惠倅而作。陈惠倅是当时的名士,才华横溢,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其的怀念和惋惜之情。

诗歌鉴赏

《挽陈惠倅》是一首表现悼念与怀念的诗作。诗人在开篇提到与八仙共饮,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七子才”的提及则突显了陈惠倅的才华。接下来,诗人对“玉树”的埋没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与惋惜,象征着对人才被埋没的不甘和无奈。诗中“锦制曾三试”一句,既表现出对惠倅才华的认同,也隐含了对他未能更进一步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情感浓烈而真切。最后两句“吾衰惭诔笔,搔首寄馀哀”,更是将诗人的惆怅与羞愧推向了高潮,生动地描绘出他对过往的追忆和对失去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预八仙饮: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诗人与八位仙人共饮,暗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2. 深知七子才:对友人陈惠倅的才华心知肚明,表达了对其才华的尊重。
  3. 云何埋玉树:质疑为何要埋没如此优秀的人才,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才的珍惜。
  4. 不复倒金罍:不再能够享受美酒,暗示失去的快乐和时光。
  5. 锦制曾三试:曾经经历过多次的考验,象征着才华的磨练。
  6. 罗浮欠一来:暗指道友的缺席,表现出对友人的惋惜。
  7. 吾衰惭诔笔:年纪渐长,感到无力书写挽诗,表达了诗人的自愧与无奈。
  8. 搔首寄馀哀:搔首思索,表达了对陈惠倅的深切怀念和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树”比作人才,表现出对才华的珍惜。
  • 对仗:如“昔预八仙饮”与“云何埋玉树”,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友人陈惠倅的悼念展开,表达了对才华的尊重和对失去的惋惜,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八仙: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 玉树:象征着优秀的人才和美好的品质。
  • 金罍:象征着欢宴和生活的乐趣。
  • 锦制:象征着才华和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八仙”指的是哪几位?

    • A. 古代诗人
    • B. 中国的八位神仙
    • C. 古代皇帝
  2. “云何埋玉树”中的“玉树”象征什么?

    • A. 美酒
    • B. 人才
    • C. 山水
  3. 诗人对陈惠倅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羡慕
    • B. 忘记
    • C. 悼念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刘克庄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才华的珍惜与惋惜,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亲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刘克庄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