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景贤使君入昌溪即事》

时间: 2025-02-04 15:30:27

东出峡如筒,北行溪似线。

晨发怯春寒,午炊喜破晛。

滩高石嵌崎,浪急珠玑溅。

平生忧患心,对此倍克战。

棹夫捷如风,舞稿接飞牵。

昔观武陵图,今见武陵面。

岩丛放斧斤,挂壁发葱蒨。

半一矗乱峰,横烟锁寒练。

猿鸟生意深,诗笔写豪健。

先生岩壑姿,对此聊自厌。

险极复推奇,一鉴嗟未遍。

老眠仰贪看,花生浑欲焰。

人唤不回头,决眥强自勉。

造化藏秘奇,人生能几见。

现昔困尘埃,比来得清玩。

异境延高吟,胜览惬幽念。

直疑紫雾深,秘隐丰城剑。

便欲於此中,遯世零点无闷。

朝餐色{上髟下监}鬖,暮游光潋滟。

还恐利名牵,回首成健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赵景贤使君入昌溪即事》
作者:阳枋 〔宋代〕

东出峡如筒,北行溪似线。
晨发怯春寒,午炊喜破晛。
滩高石嵌崎,浪急珠玑溅。
平生忧患心,对此倍克战。
棹夫捷如风,舞稿接飞牵。
昔观武陵图,今见武陵面。
岩丛放斧斤,挂壁发葱蒨。
半一矗乱峰,横烟锁寒练。
猿鸟生意深,诗笔写豪健。
先生岩壑姿,对此聊自厌。
险极复推奇,一鉴嗟未遍。
老眠仰贪看,花生浑欲焰。
人唤不回头,决眥强自勉。
造化藏秘奇,人生能几见。
现昔困尘埃,比来得清玩。
异境延高吟,胜览惬幽念。
直疑紫雾深,秘隐丰城剑。
便欲於此中,遯世零点无闷。
朝餐色上髟下监鬖,暮游光潋滟。
还恐利名牵,回首成健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进入昌溪的旅途景象。诗人首先描绘了峡谷的狭窄与溪流的细长,晨起时感到春寒刺骨,而午餐时却因阳光的照射而感到温暖。溪滩高耸,石头嵌入崎岖的地形,激烈的浪花溅起如珠宝般的水花。诗人因过去的忧虑,在此美丽的景色面前倍感释怀。划船的人如风般迅捷,桨声似在与飞鸟相接。诗人想到以前在画中所见的武陵,如今亲眼所见,更是感慨万千。山岩之间,树木繁茂,令人心旷神怡。高耸的峰峦如同被烟雾锁住,猿猴和鸟儿在此栖息,生机盎然。诗人用笔写下豪放之词,对眼前的美景感到自愧不如。面对险峻之地,诗人对神秘的自然充满了惊叹与向往。年长后,诗人仰望四周,只觉得花朵如火焰般绚丽。虽然有呼唤,却不愿回头,努力自勉。造化的奇妙让人难以见到,人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体验。过去的尘世烦恼如今变得清淡,异国他乡使得诗人高歌远吟,愉悦的心情如波光粼粼。诗人担心名利的牵绊,回首之时,又会引发羡慕与惋惜。

注释

  • 峡如筒:形容峡谷狭窄如筒。
  • 溪似线:形容溪流细长如线。
  • 晨发怯春寒:清晨出发时感到春寒的畏惧。
  • 午炊喜破晛:午餐时因阳光照耀而感到愉快。
  • 滩高石嵌崎:溪滩高耸,石头嵌入崎岖地形。
  • 棹夫:划船的人。
  • 武陵图:指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
  • 岩丛放斧斤:山岩中有砍伐的痕迹,表明这里曾有人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阳枋,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阳枋与赵景贤使君一同游览昌溪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东出峡如筒”、“北行溪似线”,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阳枋通过对春寒与午日的对比,展现了自然变化的美妙,表现了诗人从中获得的愉悦和释然。

诗人回忆起曾经看到的武陵图,感慨如今身处的真实武陵,更加真实而美好。这里不仅仅是自然的风景,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诗中提到的“猿鸟生意深”,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整首诗中,诗人不仅仅在景色的描绘中流露出个人情感,更在对比与反思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作为古代诗词的典范,这首诗展现了阳枋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出峡如筒:描绘出峡谷的狭窄,给人以压迫感。
  2. 北行溪似线:溪流细长,带出一种延展感。
  3. 晨发怯春寒,午炊喜破晛:通过晨午的变化,体现出自然的温度变化。
  4. 滩高石嵌崎,浪急珠玑溅:描绘出溪流的险峻与美丽。
  5. 平生忧患心,对此倍克战:诗人内心的忧虑在美景面前得以释怀。
  6. 棹夫捷如风,舞稿接飞牵:划船的人的灵动与自然的和谐。
  7. 昔观武陵图,今见武陵面:将幻想与现实结合,表达诗人感慨。
  8. 岩丛放斧斤,挂壁发葱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9. 半一矗乱峰,横烟锁寒练:描绘出险峻的峰峦,增添神秘感。
  10. 猿鸟生意深,诗笔写豪健: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豪情通过写作表达。
  11. 先生岩壑姿,对此聊自厌:自愧不如,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12. 险极复推奇,一鉴嗟未遍:对自然美的赞叹与思考。
  13. 老眠仰贪看,花生浑欲焰:描绘出花的绚丽,体现诗人的沉醉。
  14. 人唤不回头,决眥强自勉:对世俗的超然与自我勉励。
  15. 造化藏秘奇,人生能几见:感慨自然的奇妙,人生的短暂。
  16. 现昔困尘埃,比来得清玩:过去的烦恼与现在的清闲形成对比。
  17. 异境延高吟,胜览惬幽念:在异乡享受高歌吟咏的乐趣。
  18. 直疑紫雾深,秘隐丰城剑:对神秘之地的向往与幻想。
  19. 便欲於此中,遯世零点无闷:渴望在此隐居,逃避世俗烦恼。
  20. 朝餐色上髟下监鬖,暮游光潋滟:描绘出早晚的美好景象。
  21. 还恐利名牵,回首成健羡:对名利的担忧,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出峡如筒”,形象生动。
  • 对仗:如“晨发怯春寒,午炊喜破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棹夫捷如风”,赋予人性化的特点。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峡谷:象征着人生的艰辛与挑战。
  • 溪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武陵:象征着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 猿鸟: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陵”是指哪个古典作品中的场景?

    • A. 《红楼梦》
    • B. 《桃花源记》
    • C. 《庐山谣》
    • D. 《离骚》
  2. 诗中“晨发怯春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寒冷的畏惧
    • C. 对早起的厌烦
    • D. 对天气变化的无所谓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恨其荒凉
    • B. 敬畏与赞美
    • C. 不屑一顾
    • D. 逃避现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阳枋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前者是通过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后者则是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展现了古代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十九首》
  • 《陶渊明集》

相关诗句

东出峡如筒,北行溪似线。下一句是什么

晨发怯春寒,午炊喜破晛。上一句是什么

晨发怯春寒,午炊喜破晛。下一句是什么

滩高石嵌崎,浪急珠玑溅。上一句是什么

滩高石嵌崎,浪急珠玑溅。下一句是什么

平生忧患心,对此倍克战。上一句是什么

平生忧患心,对此倍克战。下一句是什么

棹夫捷如风,舞稿接飞牵。上一句是什么

棹夫捷如风,舞稿接飞牵。下一句是什么

昔观武陵图,今见武陵面。上一句是什么

昔观武陵图,今见武陵面。下一句是什么

岩丛放斧斤,挂壁发葱蒨。上一句是什么

岩丛放斧斤,挂壁发葱蒨。下一句是什么

半一矗乱峰,横烟锁寒练。上一句是什么

半一矗乱峰,横烟锁寒练。下一句是什么

猿鸟生意深,诗笔写豪健。上一句是什么

猿鸟生意深,诗笔写豪健。下一句是什么

先生岩壑姿,对此聊自厌。上一句是什么

东出峡如筒,下一句是什么

北行溪似线。上一句是什么

北行溪似线。下一句是什么

晨发怯春寒,上一句是什么

晨发怯春寒,下一句是什么

午炊喜破晛。上一句是什么

午炊喜破晛。下一句是什么

滩高石嵌崎,上一句是什么

滩高石嵌崎,下一句是什么

浪急珠玑溅。上一句是什么

浪急珠玑溅。下一句是什么

平生忧患心,上一句是什么

平生忧患心,下一句是什么

对此倍克战。上一句是什么

对此倍克战。下一句是什么

棹夫捷如风,上一句是什么

棹夫捷如风,下一句是什么

舞稿接飞牵。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