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提刑喜雨》

时间: 2025-01-27 03:19:00

蝼蚁何能格上穹,况於三伏蕴隆中。

瓣香载走神龙庙,法象俱来大梵宫。

出岫金身能普济,临池玉醮可幽通。

尚凭使者疏冤狱,歌舞丰年与从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杨提刑喜雨
阳枋 〔宋代〕
蝼蚁何能格上穹,况於三伏蕴隆中。
瓣香载走神龙庙,法象俱来大梵宫。
出岫金身能普济,临池玉醮可幽通。
尚凭使者疏冤狱,歌舞丰年与从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雨水滋润大地的喜悦之情。诗中提到蝼蚁何能攀登高空,更何况是在炎热的三伏天里,雨水却能滋养大地。香瓣被用来供奉神灵,法象也随之而来,体现了神圣的氛围。出山的金身能够普渡众生,临池的玉醮可以与幽灵沟通。诗人希望借助使者的力量来疏通冤屈,让丰年的歌舞与大家共庆。

注释:

  • 蝼蚁:指地面上微小的昆虫,象征渺小和无能。
  • 格上穹:意为攀登高空,暗指不自量力。
  • 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 瓣香:指香瓣,通常用作祭祀的供品。
  • 神龙庙:祭祀神龙的庙宇,象征水源和丰收。
  • 法象:佛教中的法会和象征,暗指宗教的威严。
  • 金身:佛教中释迦牟尼的金色法身,象征佛的慈悲。
  • 玉醮:指举办的祭祀活动,通常在水边进行。
  • 使者:指传递消息的人,象征公正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反映自然景观和人间疾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雨水的滋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公正的渴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为引子,生动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开头以“蝼蚁”与“上穹”的对比,强调渺小与宏大的对立,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但雨水的降临又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象征着自然的慈爱。随后的意象如“神龙庙”和“梵宫”,则引入了宗教的元素,体现了人与神灵之间的联系。最后,诗人通过“使者疏冤狱”的期待,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向往与对平安丰年的渴求,整首诗在欢快的调子中融入了对人间苦难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蝼蚁何能格上穹: 以蝼蚁形象比喻微小的存在,强调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 况於三伏蕴隆中: 在最热的时节,强调自然条件的严酷。
  • 瓣香载走神龙庙: 祭祀的香气飘散,带出祭祀的庄重氛围。
  • 法象俱来大梵宫: 宗教的法象与神秘感交织,暗示超自然的力量。
  • 出岫金身能普济: 金身佛像能普渡众生,传达慈悲的主题。
  • 临池玉醮可幽通: 玉醮活动能够与灵界沟通,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尚凭使者疏冤狱: 期待使者能够公正地处理冤屈,寄托社会理想。
  • 歌舞丰年与从同: 祝愿丰年与众人同庆,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蝼蚁”比喻人类的渺小。
  • 对仗:如“法象俱来大梵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赋予自然以感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雨水的同时,寄托了对社会公平与丰年美好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间正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蝼蚁:象征渺小与无力,反映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
  • 神龙庙:象征信仰与自然的联系,寄托了对雨水的渴望。
  • 金身:象征慈悲与救赎,体现了宗教的力量。
  • 玉醮:象征祭祀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与自然的沟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蝼蚁”象征什么? A. 伟大
    B. 渺小
    C. 强大

  2. “瓣香”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装饰
    B. 祭祀
    C. 传递信息

  3. 诗中“歌舞丰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喜庆
    C. 不满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阳枋的诗更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对社会公正的渴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体情感与自然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