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鹤唳江月,孤帆凌楚云。
秋风冷萧瑟,芦荻花纷纷。
忽思湘川老,欲访云中君。
骐驎息悲鸣,愁见豺虎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在秋天的晚上,独自一人漂泊在江边,月光下的孤鹤发出哀鸣,孤独的帆船在楚地的云层中飘荡。秋风萧瑟,芦苇与荻花随风飘落,令人感到悲凉。诗人忽然思念起老朋友,想要去寻访他。他的骐驎马儿停止了悲鸣,却又让他感到忧愁,眼前却是豺虎群出没的危险。
注释
字词注释
- 独鹤:孤独的鹤,象征孤独与清冷。
- 唳:鹤的叫声。
- 凌:高高地飘荡。
- 楚云:指楚地的云,寓意遥远的故乡。
- 萧瑟:形容秋风的萧条与寒冷。
- 芦荻:指芦苇和荻草,象征秋天的景象。
- 湘川:指湘江与川流,暗指诗人的故乡。
- 云中君:可能指诗人思念的朋友。
- 骐驎:骐驎是美丽的马,象征诗人的骏马。
- 悲鸣:悲伤的鸣叫。
- 豺虎群:象征潜在的危险与威胁。
典故解析
“湘川”常常被用来代表湘江流域,寓意诗人的故乡情怀。“云中君”可以理解为远方的朋友或知己,具有深厚的情感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字子美,号阿津,唐代著名诗人,生于边疆,因其多游历西北,以边塞诗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岑参旅居楚地时,正值秋季,诗人因对故乡的思念而产生的情感,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楚夕旅泊古兴》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以“独鹤唳江月”引入,描绘出一个清冷的秋夜,月光下的孤鹤发出哀鸣,彰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接着,诗人通过“孤帆凌楚云”展示出他行舟于楚地的情景,孤帆在云间飘荡,增添了诗的意境。
“秋风冷萧瑟,芦荻花纷纷”两句,描绘了秋风的萧条和芦苇花随风飘落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忽思湘川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想要去寻访老友的渴望,体现出深重的友情与思念。
最后两句“骐驎息悲鸣,愁见豺虎群”则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外界的危险结合在一起,骐驎停止了悲鸣,却又让人感到愁苦,豺虎群的出现象征着潜在的威胁,增强了诗的紧张感。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鹤唳江月:孤独的鹤在江边月光下啼叫,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 孤帆凌楚云:孤帆在楚地的云间飘荡,展现了旅行的孤独与漂泊感。
- 秋风冷萧瑟:秋风冷酷,萧瑟的环境增强了诗的悲凉气氛。
- 芦荻花纷纷:芦苇与荻花随风飘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忽思湘川老:突然思念起老朋友,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思念。
- 欲访云中君:想去寻访远方的朋友,体现了对亲情的渴望。
- 骐驎息悲鸣:骐驎停止了悲鸣,暗示情感的压抑与内心的挣扎。
- 愁见豺虎群:见到豺虎群,象征着外界的威胁与内心的焦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鹤、孤帆与诗人的孤独相联系,增强了情感。
- 拟人:骐驎的“悲鸣”赋予了马以人的情感,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
- 对仗:诗句之间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反映了人类在广阔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象征孤独的高洁与哀伤。
- 帆:象征漂泊与旅程。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芦荻:象征秋天的凄凉与感伤。
- 湘川:象征故乡与亲情。
- 骐驎:象征诗人的骏马,象征力量与美。
- 豺虎:象征外在的威胁与危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独鹤”主要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自由
- C. 美丽
-
“骐驎息悲鸣”中,“息悲鸣”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诗人思念的“云中君”可以代表什么?
- A. 亲人
- B. 老朋友
- C. 自己
答案
- A. 孤独
- B. 忧愁
- B. 老朋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津》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在岑参的《楚夕旅泊古兴》中,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较为突出,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更多地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这两首诗虽然主题都涉及旅途和自然,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却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诗人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