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时间: 2025-01-26 01:40: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
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
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
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
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
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
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繁忙的车马道,树荫浓密,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路上行走的人们追逐名利,各有各的心思。远方的黄鹄自由自在地飞翔,深邃的海洋没有近处的港口。诗人心中静谧而优雅,吟唱着归家的思绪。水边的菱角唱响,隐约传来歌声,书信的内容让人回首往事。清风徐来,带着欢声笑语,花瓣缀满衣襟。独自感到遗憾的是,鱼儿和鸟儿的离别,一飞就去,一沉便没。
注释
- 长安:唐代的都城,繁华之地。
- 车马道:指繁忙的道路,交通繁盛。
- 高槐:高大的槐树,形容浓荫。
- 名利人:追逐名利的人,暗指世俗之人。
- 黄鹄:一种鸟,象征自由和远方。
- 沧溟:深邃的海洋。
- 怡怡:形容心情宁静、优雅。
- 菱唱:指水边的菱角,象征自然之美。
- 芸书:指书信,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 清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 鱼鸟别:象征离别之苦,鱼沉水底,鸟飞天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少陵,山西省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对世俗的批判和对自然的热爱。孟郊在诗歌创作中,常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令人印象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送别从叔校书的场合下写的,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长安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诗人在描绘外部环境的同时,将内心的情感流露无遗。开篇的“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描绘出长安的繁华与热闹,给人一种喧嚣的感觉。接着,诗人转而关注那些追逐名利的人,暗示了世俗社会中的竞争与冷漠。
诗中的“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由和远方向往的情感,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在这种名利争夺中感到的无奈与孤独。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对归家的渴望,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诗中“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沉”将离别的痛苦推向高潮,带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真实。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安车马道,高槐结浮阴:描绘长安繁华的景象,车马往来不息,高大的槐树为人们带来荫凉。
- 下有名利人,一人千万心:路上行走的人追逐名利,各有各的心思,暗示世俗的竞争。
- 黄鹄多远势,沧溟无近浔:远方的黄鹄象征自由,沧海深邃,暗示人生的无奈与孤独。
- 怡怡静退姿,泠泠思归吟:诗人内心宁静,吟唱着对归家的思念。
- 菱唱忽生听,芸书回望深:水边的菱角传来歌声,书信的内容让人回首往事,表达思念。
- 清风散言笑,馀花缀衣襟:清风送来欢声笑语,花瓣缀满衣襟,描绘自然之美。
- 独恨鱼鸟别,一飞将一沉:对离别的遗憾,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鹄”比喻自由与向往,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菱角的“唱”赋予自然以生命,增添诗意。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自由与归属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在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及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繁华与喧嚣。
- 高槐:象征自然的庇护与宁静。
- 黄鹄:象征自由、理想与远方。
- 沧溟:象征深邃与人生的无常。
- 清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 鱼鸟:象征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城市是哪个?
- A) 洛阳
- B) 长安
- C) 杭州
-
“黄鹄”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名利
- B) 自由
- C) 离别
-
诗人对“鱼鸟别”的感受是?
- A) 高兴
- B) 遗憾
- C) 无所谓
答案
- B) 长安
- B) 自由
- B) 遗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与思念,但更加侧重于友谊的深厚。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重长江的壮丽与离别的感伤,情感同样真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