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令(夏词)》

时间: 2025-01-26 02:16:53

百尺清泉声陆续。

映潇洒、碧梧翠竹。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

试展鲛绡看画轴。

见一片、潇湘凝绿。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花令(夏词)
作者: 王观 〔宋代〕

百尺清泉声陆续。
映潇洒碧梧翠竹。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
试展鲛绡看画轴。
见一片潇湘凝绿。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夏日雨中的美丽景象:清泉水声潺潺,映衬出青翠的梧桐和竹子。在千步的回廊前,重重的帘幕下,我倚着寒玉的小枕,试图展开鲛绡,欣赏那幅画卷。只见一片潇湘的绿意,等着玉漏滴下花朵,银河低垂,明月斜照栏杆,宛如曲调般的美丽。

注释:

  • 百尺清泉:形容清泉声响连绵不绝,水流声响如百尺高的泉水。
  • 潇洒:形容景物的洒脱而不拘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 千步回廊:指长长的回廊,走一千步,形容回廊的曲折延展。
  • 鲛绡:一种轻薄的丝绸,常用来制作衣物或装饰物。
  • 玉漏:古代计时的器具,形象地表示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观,字士喆,号韵舟,宋代词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词风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仲夏时节,正值雨季,诗人借雨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词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情感交织,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

诗歌鉴赏:

《雨中花令(夏词)》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灵动的词作。王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中夏日的美丽景象,清泉的潺潺声与青翠的植物形成了和谐的画面。词中“百尺清泉声陆续”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雨水的滴落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以“映潇洒碧梧翠竹”描写了雨水洗净了自然,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词中的“千步回廊”意象则引导读者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重重帘幕下的小枕代表了诗人对安静时光的渴望。在静谧中,诗人试图展开鲛绡,看画卷,仿佛在追寻那一片潇湘的绿意,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整首词以“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作为结尾,结合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悟。月光洒在栏杆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令人心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尺清泉声陆续:描绘清泉流动的声音,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2. 映潇洒碧梧翠竹:表现雨水洗净后的树木,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3.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通过描写回廊和帘幕,表现出一种宁静与优雅的环境。
  4. 试展鲛绡看画轴:表达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5. 见一片潇湘凝绿:象征诗人对生机和美好的向往。
  6.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展现时间流逝与自然景色的交融,产生出一种永恒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以“百尺清泉”隐喻自然的声音。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如“百尺清泉声陆续”与“映潇洒碧梧翠竹”,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夏日雨景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泉:象征纯净、清新,代表了自然的美好。
  • 碧梧翠竹:代表生机与活力,体现夏日的繁茂。
  • 回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旅程。
  • 鲛绡:象征优雅与细腻,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尺清泉声陆续”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风声
    • B. 雨声
    • C. 水声
    • D. 鸟鸣
  2. 词中“潇湘”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
    • B. 自然的美
    • C. 哀愁
    • D. 春天
  3. “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宁静与美好
    • C. 忧愁
    • D. 怒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王观的《雨中花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观更侧重于清新与生机,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思念。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观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