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荷花烂熳红,不见方塘水。
岧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
露重忽欹侧,翩然翠禽起。
白话文翻译:
荷花盛开得灿烂红艳,却看不见方塘里的水面。
高耸的山峦上建有飞阁,淡淡的清香在这里萦绕。
露水沉重地倾斜着,忽然间翠鸟飞起。
注释:
- 烂熳:形容花色鲜艳,光彩夺目。
- 方塘:指方形的池塘,这里指荷花生长的地方。
- 岧峣:形容山高耸的样子。
- 飞阁:高楼或楼阁,常用于形容风景优美的地方。
- 苒惹:轻轻地缠绕、萦绕的意思。
- 露重:指露水多而沉重。
- 翩然:轻盈地、优雅地。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飞阁”与“翠禽”均为古代文人所喜爱描绘的意象,常用来表现自然景色的幽美和鸟类的灵动。在古代诗词中,荷花常常象征着纯洁和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被誉为“史学巨匠”。司马光的诗词多表现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作品风格恬淡而又深邃。
创作背景: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芙蕖轩》创作于其晚年的某个夏季,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荷花的喜爱,可能是在与友人聚会时所作,体现了他在政治生涯之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荷花为主题,开篇便以“烂熳红”的荷花引人注目,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夏日水边景象。诗人用“荷花烂熳红”来表现荷花的绚丽,随即“却看不见方塘水”一句,似乎暗示着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疏离。然后,诗人转向描绘远处高耸的山峦和飞阁,这种布局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宽阔与深邃,还传达出一种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留恋。
接下来的“苒惹清香里”,则用“惹”字传达了荷花清香的缠绵,细腻而婉转,令人陶醉。最后,诗人以“露重忽欹侧,翩然翠禽起”结束,全诗在轻灵的鸟影中收束,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荷花烂熳红,不见方塘水。”:描绘了荷花的盛开之美,但同时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似乎水面已被遮挡,带出一种失落感。
- “岧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这里描绘高山和楼阁,与荷花形成对比,富有层次感,清香的气息让人沉醉。
- “露重忽欹侧,翩然翠禽起。”:描写露水的沉重,造成荷花倾斜,翠禽的飞起则给人以动态美,带来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烂熳红”形容荷花的美丽。
- 拟人:荷花似乎拥有情感,带出诗人的情感投射。
- 对仗:如“岧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表达了他在荷花盛开之时的感慨与思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着纯洁、高雅。
- 飞阁:寓意人类的智慧与创造。
- 翠禽:代表生机与自然的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荷花的颜色是怎样的? A. 白色
B. 红色
C. 黄色
D. 紫色 -
“岧峣”指的是什么? A. 平地
B. 高山
C. 河流
D. 森林 -
诗中提到的“翠禽”指的是什么? A. 昆虫
B. 鳥类
C. 鱼类
D. 爬行动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却更侧重于晨曦的清新与宁静。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注重山水的壮丽,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研究》
- 《司马光及其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