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吕本中 〔宋代〕 共饮昏昏到暮鸦。不须春日念京华。迩来沈醉是生涯。不是对君犹惜醉,只嫌春病却怜他。愿为蜂采落残花。
白话文翻译:
我们一起饮酒直到天色昏暗,连乌鸦都归巢了。不需要在春天思念京城的繁华。近来我的生活就是沉醉不醒。不是因为对你还有所留恋而不愿醉去,只是因为春天的疾病让我更加怜惜他。我愿意像蜜蜂一样采集那些凋零的花朵。
注释:
- 昏昏:形容天色暗淡。
- 暮鸦:傍晚归巢的乌鸦。
- 京华:指京城的繁华。
- 迩来:近来。
- 沈醉:沉醉,指饮酒过量而神志不清。
- 春病:春天的疾病,这里可能指因春天而起的忧郁或疾病。
- 怜他:怜惜他,指对某人的同情或爱怜。
- 蜂采落残花:比喻愿意为某人或某事付出努力,即使是在衰败或不完美的状态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东莱,南宋初年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这首《浣溪沙》可能是吕本中在某个春天,因病或因情所困,感叹生活沉醉,表达了对某人的怜惜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吕本中某个春天,因病或因情所困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沉醉和对某人的怜惜,以及愿意为某人或某事付出努力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沉醉于酒和情感中的生活状态。诗中“共饮昏昏到暮鸦”一句,既表现了诗人饮酒至夜的情景,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过去的留恋。“不须春日念京华”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后两句“不是对君犹惜醉,只嫌春病却怜他”则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一方面是对过去的留恋,另一方面是对现实的无奈和怜惜。最后一句“愿为蜂采落残花”则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愿意为某人或某事付出努力的决心,即使是在衰败或不完美的状态下。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词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饮昏昏到暮鸦”:诗人描述了与友人共饮至夜的情景,天色昏暗,乌鸦归巢,营造出一种沉醉和逃避现实的氛围。
- “不须春日念京华”:诗人表达了对京城繁华的超然态度,不需要在春天思念那里的繁华,暗示了对现实的超脱和对过去的留恋。
- “迩来沈醉是生涯”:诗人坦白自己近来的生活状态就是沉醉不醒,这既是对生活的逃避,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 “不是对君犹惜醉”:诗人解释自己沉醉的原因,不是因为对某人还有所留恋,而是因为春天的疾病让他更加怜惜某人。
- “只嫌春病却怜他”:诗人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情感,春天的疾病让他更加怜惜某人,表达了对某人的深情。
- “愿为蜂采落残花”:诗人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某人或某事付出努力的决心,即使是在衰败或不完美的状态下。
修辞手法:
- 比喻:“愿为蜂采落残花”中,诗人将自己比作蜜蜂,愿意采集凋零的花朵,形象地表达了愿意为某人或某事付出努力的决心。
- 拟人:“暮鸦”被赋予了归巢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共饮昏昏到暮鸦”与“不须春日念京华”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沉醉和对某人的怜惜,以及愿意为某人或某事付出努力的情感。诗人通过对饮酒、春天、疾病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深情,表达了对现实的超脱和对过去的留恋。
意象分析:
- 昏昏:形容天色暗淡,营造出沉醉和逃避现实的氛围。
- 暮鸦:傍晚归巢的乌鸦,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春病:春天的疾病,可能指因春天而起的忧郁或疾病,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怜惜。
- 蜂采落残花:比喻愿意为某人或某事付出努力,即使是在衰败或不完美的状态下,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共饮昏昏到暮鸦”一句,描绘了什么情景? A. 诗人独自饮酒 B. 诗人与友人共饮至夜 C. 诗人在京城饮酒 D. 诗人在春天饮酒 答案:B
-
诗中“不须春日念京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对京城繁华的向往 B. 对京城繁华的超然 C. 对京城繁华的厌恶 D. 对京城繁华的无感 答案:B
-
诗中“愿为蜂采落残花”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沉醉和对过去的留恋,与吕本中的《浣溪沙》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的繁华景象,与吕本中的《浣溪沙》中对京城繁华的超然态度形成对比。
诗词对比:
- 吕本中的《浣溪沙》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沉醉和对过去的留恋,但吕本中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矛盾和深情,而苏轼的词则更加注重对生活的享受和乐观态度。
- 吕本中的《浣溪沙》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吕本中的诗表达了超然和无奈,而辛弃疾的词则表达了繁华和欢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吕本中的《浣溪沙》,可以了解宋代词作的风格和特点。
- 《吕本中诗集》:收录了吕本中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以及吕本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