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邢仙游》

时间: 2025-01-22 11:13:52

彼美邢侯者,逢人满口夸。

有恩沾小户,无势挠公家。

拔尽民间薤,栽添境内花。

吾诗采清论,一字不曾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彼美邢侯者,逢人满口夸。
有恩沾小户,无势挠公家。
拔尽民间薤,栽添境内花。
吾诗采清论,一字不曾加。

白话文翻译:

这位美好的邢侯,见人就满口夸赞。他对小百姓有恩惠,却没有权势来干扰公家。拔除民间的野葱,却在自己家中栽种花卉。我写的诗歌追求清新正直,字句中没有添加任何修饰。

注释:

字词注释:

  • 邢侯:指邢氏的侯爵,特指一个有名望的人物。
  • :夸赞、吹嘘。
  • :恩惠,恩德。
  • 小户:指普通百姓或小农户。
  • 公家:指国家或公共利益。
  • 拔尽民间薤:比喻去除民间的麻烦或不良之事。
  • 栽添境内花:比喻在自己私家中美化环境。
  • 采清论:意指选择清新正直的言论。

典故解析:

诗中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邢侯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权势与恩惠的复杂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文,号白沙,宋代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清新、直白著称,常常抒发对社会的关切与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邢侯的描绘,反映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表达对公私关系的关注。

诗歌鉴赏:

《送邢仙游》通过对邢侯这一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邢侯在诗中被描绘为一个满口夸赞的人,他对小民有恩,却没有权势来影响公共事务,反映出一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邢侯的仁德与社会的冷漠。后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坚持,强调诗歌追求的清新正直。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藏着深刻的社会观察,同时也表露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彼美邢侯者,逢人满口夸。
    这句指出邢侯为人和善,常常赞美他人,表现出一种亲和力。

  • 有恩沾小户,无势挠公家。
    这句反映了邢侯的仁爱之心,对小民施以恩惠,但因缺乏权势,不能影响社会的公共事务。

  • 拔尽民间薤,栽添境内花。
    比喻邢侯在民间除去不好的事物,而在个人生活中追求美好,暗示对私利的追求。

  • 吾诗采清论,一字不曾加。
    诗人强调自己的诗歌追求真实清新,没有夸张修饰,表明对真实感受的坚持。

修辞手法:

  • 对比:邢侯的仁爱与权势的缺乏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主题的深刻性。
  • 比喻:将民间的恶劣事物比作“薤”,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清新正直的创作态度,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邢侯:象征着仁爱与理想化的社会人物。
  • 小户:代表普通百姓,体现出社会的平民生活。
  • :象征着民间的不良现象。
  • :象征着美好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邢侯对小户的态度是: A. 冷漠
    B. 仁爱
    C. 轻视
    D. 忽视

  2. 诗中“拔尽民间薤”意指: A. 除去坏事
    B. 种植花卉
    C. 赞美他人
    D. 干扰公家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春望》与《送邢仙游》均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但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后者则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