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中遇雨分韵得舟字
作者: 刘琏 〔明代〕
逆浪随风白,阴云覆客舟。
雨声生滴沥,波面点浮沤。
昏黑山藏树,苍茫蜃结楼。
高吟见真趣,何必问离忧。
白话文翻译
在逆风的浪潮中,白色的浪花随风而起;
阴云密布,笼罩着我的客舟。
雨声阵阵,滴落在舟上,
波面上点缀着浮动的泡沫。
昏暗的天空中,山峦藏匿着树木,
苍茫的海面上,幻化出蜃楼的景象。
高声吟唱,体会到真实的趣味,
何必去询问离别的忧愁呢。
注释
- 逆浪:逆着方向的波浪。
- 滴沥:形容雨声,滴落的声音。
- 浮沤:水面上浮动的泡沫。
- 蜃:传说中的一种海洋生物,能够幻化出楼阁。
- 高吟:大声吟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琏,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见长,作品多体现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一次舟行途中,遭遇突如其来的雨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在逆境中追求内心真实感受的态度。
诗歌鉴赏
《舟中遇雨分韵得舟字》以舟行遇雨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哲思。全诗以“舟”字为韵,紧扣主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首联“逆浪随风白,阴云覆客舟”直接描绘出舟行的艰难,白色的浪花在风中翻滚,阴云笼罩着舟,给人以压迫感。而转到中间两句,雨声和波面浮沤的描绘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动态的美,尽管外界环境恶劣,但诗人依然保持敏感的观察,体会到雨滴与波纹的细腻之美。
后两句“高吟见真趣,何必问离忧”则是诗人心境的升华。在逆境中,诗人选择高声吟唱,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真实。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表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烦恼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从容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逆浪随风白:描绘逆风中白浪翻滚的情景,表现出舟行的艰难。
- 阴云覆客舟:阴沉的天空笼罩着舟,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 雨声生滴沥:细致描绘雨滴落下的声音,营造出雨中独特的氛围。
- 波面点浮沤:水面上浮动的泡沫,暗示着自然的变化与动感。
- 昏黑山藏树:描绘昏暗中山峦与树木的隐秘,增添了神秘感。
- 苍茫蜃结楼:蜃楼的幻影,象征着美好与虚幻,暗示世事无常。
- 高吟见真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吟唱,表达出对真实的追求。
- 何必问离忧:抛开对离别的忧愁,表现出内心的从容与豁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声比作滴沥,生动形象。
- 拟人:阴云“覆”舟,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情感的代入感。
- 对仗:全诗中每联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追求内心真实感受的态度,强调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超脱世俗的哲学意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象征人生旅途,既有孤独也有探索的意味。
- 雨:象征困境和考验,但也是生命的滋润。
- 山、树:代表自然的神秘与隐蔽,象征着内心的复杂。
- 蜃楼:象征幻影与追求,反映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逆浪随风白”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 A. 船行顺风
- B. 船行逆风
- C. 静水无波
- D. 风平浪静
-
“蜃结楼”象征着什么?
- A. 真实的存在
- B. 虚幻的美好
- C. 平凡的生活
- D. 自然的力量
-
诗人在雨中选择高吟的原因是什么?
- A. 忘却烦恼
- B. 向他人求助
- C. 寻找乐趣
- D. 逃避现实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但更侧重于抒发豪情壮志与人生理想。
- 杜甫《春望》: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显著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