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榼芳醪手自斟,从来户小怯杯深。
已於醉醒知狂圣,又向淳漓见古今。
濡首固非吾辈事,达生犹得昔人心。
酴醾欲过香差减,且据胡床坐绿阴。
白话文翻译:
我自己斟了一壶香醇的酒,平日里小门深院,不敢多饮。
醉醒之间才明白那狂放的圣人,仍在这清澈的酒中看到古今。
浑浑噩噩并不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事情,然而活着的人依旧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心情。
酒快要喝完了,香气也渐渐减弱,不如坐在这绿荫下,悠然自得。
注释:
- 芳醪:香醇的酒。
- 怯:害怕、畏惧。
- 狂圣:指李白,因其狂放不羁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而得名。
- 淳漓:清澈的酒。
- 濡首:浑浑噩噩,昏沉的状态。
- 达生:指能够通达生命的意义。
- 酴醾:一种酒,指代香醇的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反抗金朝侵略,作品中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思考。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独酌》这首诗写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际,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饮酒的热爱,以及在酒中获得的孤独感和对古今哲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独酌》通过描绘一个人独自在小院中斟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头一句“一榼芳醪手自斟”,简单而富有画面感,传递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境。接下来,诗人反思酒后醉醒的感受,提及“狂圣”李白,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似乎在借酒抒怀。诗中“濡首固非吾辈事”一句,流露出对人生的沉思,否定了沉迷于享乐的生活方式,强调对古人情感的共鸣。最后一句“且据胡床坐绿阴”,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然中放松心情、享受当下的愿望,体现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具有丰富的层次感,既有对酒的愉悦,又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与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榼芳醪手自斟:描绘了诗人独自斟酒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
- 从来户小怯杯深:在小门小院中,诗人对于饮酒有些许畏惧,表明环境的局促和个人的内心忐忑。
- 已於醉醒知狂圣:在醉与醒之间,诗人思考李白的狂放个性,反映出对伟大诗人的敬仰。
- 又向淳漓见古今:在酒中,诗人看到了古今的变迁,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
- 濡首固非吾辈事:强调沉溺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并不是自己这一代人的追求。
- 达生犹得昔人心:即使活着的人,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理想。
- 酴醾欲过香差减:酒快要喝完,香气也逐渐消散,象征着生活的短暂。
- 且据胡床坐绿阴:最后表达了希望在自然中放松心情的愿望,体现豁达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酴醾”比喻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 对仗:如“醉醒”与“狂圣”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如“胡床”、“绿阴”等,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独酌”展开,通过饮酒表现诗人的孤独与思考,反映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洒脱、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芳醪:象征生活的美好与惬意。
- 狂圣:代表了自由与不羁的精神。
- 胡床、绿阴:营造出一种自然、闲适的生活氛围,寄托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独酌》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狂圣”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李白
- C. 陆游
- D. 王维
-
诗中“酴醾欲过香差减”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酒的香气逐渐消失
- B. 酒的口感愈发浓烈
- C. 酒的价格上涨
- D. 酒的来源变得复杂
答案:
- C. 陆游
- B. 李白
- A. 酒的香气逐渐消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独自饮酒的场景,但更加强调孤独与自然的和谐。
- 陶渊明的《饮酒》: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