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时间: 2025-01-25 23:28:23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作者: 张籍 〔唐代〕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白话文翻译:

你知道我已经有丈夫,然而你却送我两颗明珠。
我感受到你缠绵的心意,悄悄地系在我的红色罗裙上。
我家高楼连着花园,丈夫在光明中执戟而立。
我知道你的心意如同日月般恒久,我对丈夫的誓言也是生死相依。
如今将你的明珠还给你,泪水双双流下,为什么不在我未嫁之前与你相遇呢?

注释:

  • :指的是女子,古时常用以指代妻子或妾侍。
  • 明珠:指代珍贵的东西,这里象征着深厚的情感。
  • 红罗襦:红色的罗制上衣,象征着女子的妩媚和柔情。
  • 执戟:持戟,表明丈夫的威武与责任。
  • 誓拟同生死:誓言愿意与丈夫生死相依。

典故解析:

“红罗襦”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和温婉;而“明珠”则象征着美好和珍贵的情感。诗中通过珠子和衣物的意象,展示了节妇对爱情的珍视与对既定婚姻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籍,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诗作多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贞节的重视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的压力。诗人通过一位节妇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中女主人公以节妇的身份诉说了她对爱情的追求与对婚姻的忠贞。开篇就点出“君知妾有夫”,表明了她的身分和处境,接着用“赠妾双明珠”引出男方的情意,展现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不断对比她与丈夫的关系和她与情人之间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遗憾。

全诗运用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节妇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尤其是最后一句“何不相逢未嫁时”,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渴望。通过珠子与泪水的象征,诗歌传达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知妾有夫:开篇直接表明身份,强调她的已婚状态。
  2. 赠妾双明珠:暗示男方对她的爱慕之情。
  3. 感君缠绵意:感受到对方深情的意愿。
  4. 系在红罗襦:情感的寄托在她的衣物上,象征深情。
  5. 妾家高楼连苑起:描绘她的家庭环境,突显身份。
  6. 良人执戟明光里:丈夫的威武形象与光明正大。
  7. 知君用心如日月:比喻情人的心意恒久而明亮。
  8. 事夫誓拟同生死: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诚。
  9. 还君明珠双泪垂:将情感的象征还给对方,表达无奈。
  10. 何不相逢未嫁时:对命运的感慨与悔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日月”比喻情人的情意,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有明显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忠贞与爱情之间的矛盾,表现出节妇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婚姻的忠诚,抒发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明珠:象征珍贵的情感与美好的回忆。
  2. 红罗襦:代表女性的柔情与魅力。
  3. 高楼连苑:暗示家庭的富贵与安稳。
  4. 执戟:象征丈夫的威严与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妾家高楼连苑起”指的是?

    • A. 女主人公的家庭环境
    • B. 情人的家
    • C. 诗人的家
    • D. 朋友的家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君知妾有夫,赠妾双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已婚生活的满足感。(对/错)

答案

  1. A
  2. 明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钗头凤·世情薄》对比,二者均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但张籍的诗更注重于节妇的忠贞,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爱情的失落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