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司空赴镇襄阳》

时间: 2025-04-28 15:19:27

中外兼权社稷臣,千官齐出拜行尘。

再调公鼎勋庸盛,

三受兵符宠命新。

商路雪开旗旆展,楚堤梅发驿亭春。

襄阳风景由来好,重与江山作主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司空赴镇襄阳
作者: 张籍 〔唐代〕

中外兼权社稷臣,
千官齐出拜行尘。
再调公鼎勋庸盛,
三受兵符宠命新。
商路雪开旗旆展,
楚堤梅发驿亭春。
襄阳风景由来好,
重与江山作主人。

白话文翻译:

送别李司空前往襄阳任职。
他是国家重臣,地位显赫,
成千上万的官员齐聚,恭敬地送行。
他再次调任,声望与荣耀更加显赫,
三次获得兵符,宠爱与命令全新。
商路上白雪覆盖,旗帜在寒风中展开,
楚堤边梅花绽放,驿亭中春意盎然。
襄阳的风景自古以来就很美,
愿他能与江山共同繁荣。

注释:

  • 司空:古代官职,掌管国家事务的高级官员。
  • 社稷:指国家和人民,通常用以指代国家的政权。
  • 公鼎:古代象征权力与地位的器具,这里指声望与荣耀。
  • 兵符:古代指挥军队的信物,象征着权力的象征。
  • 楚堤:指楚地的堤岸,可能指的是风景名胜之地。
  • 江山:指国家和领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籍,唐代诗人,以五言诗和古体诗著称,风格简练、清新。其诗常描绘人事变迁和社会风貌,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司空即将赴任襄阳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不舍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重视以及对前程的期待。

诗歌鉴赏:

《送李司空赴镇襄阳》是张籍送别好友李司空的佳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诗的开头通过对李司空的身份的描述,突出了他的重要性,显示出他在政坛的地位与影响力。“千官齐出拜行尘”,生动描绘出送行的盛况,显示出李司空在朝廷的受欢迎程度。接着,诗人以“再调公鼎,勋庸盛”表达了李司空的声望与成就,进一步烘托出他未来的光明前景。

在描绘襄阳的美丽风景时,诗人用“商路雪开”和“楚堤梅发”描绘出春天到来的生机与美好,给人以希望与憧憬。最后一句“重与江山作主人”不仅表明了对李司空的期望,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节奏明快,情感真挚,展现了友谊的深厚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外兼权社稷臣:李司空身兼重任,既有外部的权力,也在国家政权中占据要职。
  • 千官齐出拜行尘:众多官员齐聚,体现出李司空的地位与人望。
  • 再调公鼎勋庸盛:再次调任,显示了他在朝中的声望与能力。
  • 三受兵符宠命新:三次获得兵符,表明他受宠于皇帝,命运新颖而光明。
  • 商路雪开旗旆展:描绘商路上春天的气息,象征着未来的繁荣。
  • 楚堤梅发驿亭春:楚地的梅花盛开,春意盎然,描绘出美好的自然景象。
  • 襄阳风景由来好:襄阳的美丽风景,自古以来就广为人知。
  • 重与江山作主人:希望李司空能与国家共同繁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如“千官齐出”和“再调公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梅花、旗帜、春天等意象,体现了生机与希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送别与祝福展开,表达了对李司空前程的美好期待,以及对襄阳风光的赞美,包含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 旗帜:象征权力与荣耀,代表了李司空的官职与成就。
  • 春天:象征生命与活力,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司空的职务是什么? A. 将军
    B. 社稷臣
    C. 商人
    D.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楚堤梅发”象征什么? A. 夏天
    B. 春天
    C. 冬天
    D. 秋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张籍的《送李司空赴镇襄阳》与杜甫的《赠花卿》,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珍重与祝福,但张籍更关注于政治与风景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相关研究论文及书籍关于张籍及其诗歌风格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