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道中闻蛙》

时间: 2025-01-26 04:35:39

雨馀林外夕烟沉,忽有蛙声伴客吟。

莫怪闻时倍惆怅,稚圭蓬荜在山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京道中闻蛙
作者: 吴融 〔唐代〕
雨馀林外夕烟沉,
忽有蛙声伴客吟。
莫怪闻时倍惆怅,
稚圭蓬荜在山阴。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林外的傍晚烟雾弥漫,
忽然听到蛙声与我的吟唱相伴。
不要怪我此时愈发感到惆怅,
那年轻的圭(古代乐器)与蓬草的茅屋在山的阴影中。

注释:

  • 雨馀:雨后、雨水过后。
  • 夕烟沉:傍晚的烟雾弥漫,显得沉重。
  • 蛙声:青蛙的叫声,常与乡村的宁静相伴。
  • 伴客吟:与我的吟唱相伴,表现诗人孤独的情感。
  • 莫怪:不要怪责。
  • 倍惆怅:更加感到惆怅。
  • 稚圭:古代曲调的一种乐器,形状如圭。
  • 蓬荜:形容简陋的茅草屋。
  • 山阴:山的阴面,通常指阴凉之处,象征宁静和隐秘。

典故解析:

  • 蛙声:在古诗文中,蛙声常常与乡村、自然和诗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象征着宁静和思乡之情。
  • :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来伴奏,象征着古典文化和艺术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但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旅途中,表现了诗人对故乡、自然的思念以及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西京道中闻蛙》以自然为背景,融合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在静谧的傍晚中听到蛙声的感受。雨后的林外,夕阳西下,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沉重的气氛。蛙声的响起不仅伴随着诗人的吟唱,更引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惆怅。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尤其是稚圭与蓬荜的意象,暗示着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唐诗的韵味与情感之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馀林外夕烟沉:描绘了雨后傍晚的景象,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忽有蛙声伴客吟:蛙声突然响起,与吟唱相伴,增添了诗人孤独的情感。
    • 莫怪闻时倍惆怅:诗人自我反省,表明听到蛙声后愈加感到惆怅。
    • 稚圭蓬荜在山阴:通过稚圭与蓬荜的意象,表达对简单生活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内心的反思。
  • 蛙声:代表自然的声音,带来乡愁与思考。
  • 夕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沉重。
  • 稚圭与蓬荜:代表传统文化与简单生活,传达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夕烟沉”形容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清晨的雾气
    • B. 傍晚的烟雾
    • C. 正午的阳光
  2. “莫怪闻时倍惆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愤怒不平
    • C. 深深的惆怅
  3. 稚圭在文中象征了什么?

    • A. 现代乐器
    • B. 古代乐器
    • C. 自然景象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现对自然与孤独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对比吴融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但吴融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社会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