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

时间: 2025-01-25 23:11:43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

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

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

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

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
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
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
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
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凉意在高大的树木间生出,月光洒满了前面的庭院。你我虽在咫尺之地,却让你千里之外思念我。你我都怀有隐逸的志向,更何况我寄给你这首隐居的诗。坐在这里,看到林木繁茂,希望有朝一日能赴沧洲相聚。可惜不能等到岁末,趁此时光携手共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咫尺:指很近的地方。
  • 劳君:使你(君)思念的意思。
  • 素秉:指本性或天性。
  • 栖遁:隐居的生活。
  • 沧洲:指沧海的洲屿,象征理想的隐居之地。

典故解析:

  • 沧洲:古时志士隐居理想的象征,常用以指代理想中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官至给事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夜,正值诗人思念友人之际,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渴望和隐逸志向。秋夜的宁静与清冷,使得思念显得更加浓烈。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描绘“乔木生夜凉”和“月华满前墀”两幅自然景象,营造出一个清幽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借咫尺与千里之地的对比,表现出他们心灵的距离和思念的深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在“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中,诗人承认二人都有隐逸的志向,并通过寄送诗作来加深这种情感的交流。在后面的“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中,“林木荣”象征着生命的繁茂,而“沧洲”则是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清幽生活的美好愿望。

结尾的“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更是将思念与共聚的渴望推向高潮,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抓紧时间。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乔木生夜凉”:夜晚树木生长于凉意之中,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2. “月华满前墀”:月光洒满庭院,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3. “去君咫尺地”:虽然相隔不远,但却让人思念。
  4. “劳君千里思”:让你(远在千里之外)思念我。
  5. “素秉栖遁志”:我们都怀有隐逸的志向。
  6. “况贻招隐诗”:更何况我还寄给你这首隐居的诗。
  7. “坐见林木荣”:坐在这里,看到林木繁茂。
  8. “愿赴沧洲期”:希望有一天能去理想的隐居之地相聚。
  9. “何能待岁晏”:可惜不能等到岁末。
  10. “携手当此时”:趁此时光携手共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通过对称增强了表达的韵律感。
  • 隐喻:如“沧洲”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表现出诗人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乔木: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宁静。
  • 月华:象征着美好与清幽的夜晚。
  • 林木:代表自然的繁荣与宁静。
  • 沧洲:隐喻理想的隐逸生活,表达诗人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2. “沧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的隐居生活
    B. 繁忙的都市生活
    C. 战斗的场所

  3. 诗人希望与友人: A. 在岁末相聚
    B. 当下携手
    C. 远离彼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韦应物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思念情感,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表现。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全唐诗》
  3.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