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归鞍上口占》
时间: 2025-01-11 19:47: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游归鞍上口占
作者:陆游 〔宋代〕
渺渺烟波飞桨去,
迢迢桑野策驴还。
寄怀楚水吴山外,
得意唐诗晋帖间。
每惜好春如我老,
谁能长日伴人闲?
世间自是无兼得,
勋业元非造物悭。
白话文翻译:
在轻烟袅袅的水波上,我划着小舟远行而去;
在遥远的桑田野间,我骑着驴子返回家乡。
我将思念寄托于楚水和吴山之外,
在唐诗与晋帖的交流中自得其乐。
每每感叹美好的春天与我渐渐老去,
又有谁能长时间陪伴我在闲暇时光中呢?
世间本就是无法兼得的,
功勋与事业并非上天所吝啬于我。
注释:
- 渺渺:形容水波轻柔细腻,遥远的样子。
-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 桑野:桑树生长的田野,象征农村生活。
- 寄怀:寄托情思,表达情感。
- 得意:得意于某种成就或心情愉悦。
- 每惜:每次感到惋惜。
- 长日:长时间,指闲暇的日子。
- 兼得:同时获得。
- 勋业:功勋和事业。
典故解析:
- 楚水吴山:楚水指的是长江,吴山则是指吴地的山脉,二者都是南方美丽的自然景观,代表着陆游对故乡的思念。
- 唐诗晋帖: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而晋帖则指的是晋代书法的名帖,表达了陆游对文化艺术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其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种种政治风波,早年曾入仕,但因政治腐败而屡遭挫折。他的诗歌以爱国情怀、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豪放而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陆游晚年,是他对自我生活状态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出游归鞍上口占》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出游和归来的情景,传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的“渺渺烟波”和“迢迢桑野”展示了自然的广袤与美丽,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诗中“寄怀楚水吴山外”则引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寄托,表现了他心中游子游历四方却始终无法摆脱对家乡眷恋的情感。
“每惜好春如我老”一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感到青春不再,春光易逝,直面人事无常的现实。最后两句“世间自是无兼得,勋业元非造物悭”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无奈与领悟。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深沉的人生感慨中交融,展现了陆游的诗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渺渺烟波飞桨去:诗人以“渺渺”形容水波,展现出轻柔的水面,暗示出游的轻松与悠然。
- 迢迢桑野策驴还:返回的路途漫长,骑驴归来,体现了朴素的生活方式。
- 寄怀楚水吴山外:将思念寄托在遥远的山水之间,表明心灵的寄托之所。
- 得意唐诗晋帖间:在唐诗和晋帖的交融中,显现出诗人对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 每惜好春如我老:对春天的珍惜与对自己年老的无奈形成对比。
- 谁能长日伴人闲:对陪伴的渴望与现实的孤独感叹。
- 世间自是无兼得:人生的选择往往不能兼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 勋业元非造物悭:功业的得失与造物主的安排无关,反映了诗人的宽广胸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渺渺烟波”比喻轻柔的水面。
- 对仗:前两句描绘出游,后两句描绘归来,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通过“谁能长日伴人闲”的表达,赋予时间以情感,传达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的感叹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陆游作为一个游子心中的深情与哲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波:象征着轻柔与宁静,代表大自然的美。
- 桑野:象征着乡村生活,体现了诗人的田园情怀。
- 楚水吴山:象征故乡的美好,承载了诗人的思念与情感。
- 春:象征青春与美好,暗示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渺渺烟波”指的是什么? A. 高山
B. 水面
C. 天空
D. 沙漠 -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主要体现在那一句? A. 寄怀楚水吴山外
B. 每惜好春如我老
C. 世间自是无兼得
D. 得意唐诗晋帖间 -
诗中“世间自是无兼得”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人生可以拥有一切
B. 人生选择的无奈
C. 生活总是美好
D. 青春永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李白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方面都极为真挚,李白的《静夜思》以月亮引发思乡情,而陆游则通过自然景色展现思念之情。
- 陆游与杜甫表现出的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相似,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陆游则侧重个人情感和生活的哲理。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陆游与南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