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洞》
时间: 2025-01-26 23:23: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击水搏风浪雪翻,烟销日出见仙村。
旧知浮玉北堂路,今到幽墟三洞门。
石燕飞翾遮炬火,金笼深阻护嵌根。
宝钟灵鼓何须叩,庭柱宵晨已默存。
白话文翻译:
在水中击打浪花,迎风而上,雪花翻飞;
烟雾散去,日出时分看到仙境般的村庄。
曾经熟悉的北堂路,现在来到幽静的三洞门。
石燕飞舞遮住了火炬的光亮,金色的笼子深深阻碍了树根的生长。
宝钟与灵鼓何须敲打,庭院的柱子在夜晚与晨曦中已默默存在。
注释:
- 击水:指在水中激荡,形容激烈的水流。
- 搏风浪:与风浪搏斗,意指勇敢对抗自然的险恶。
- 浪雪:浪花与雪花,形容水面波涛汹涌。
- 烟销日出:烟雾消散,太阳升起,描绘美丽的晨景。
- 幽墟:幽静的地方。
- 石燕飞翾:石燕是一种鸟,飞翔时的姿态优美。
- 护嵌根:形容金笼阻止了根的生长。
- 宝钟灵鼓:象征性宗教乐器,表示神圣的仪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景仁,号蕴溪,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出生于浙江,生于1126年,卒年约1180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林屋洞》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游历于山水之间,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与对人世的思考。
诗歌鉴赏:
《林屋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感受的诗。开头的“击水搏风浪雪翻”通过生动的动词,展现出勇敢迎接挑战的气势,仿佛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场景。而“烟销日出见仙村”则展现了晨曦中的恬静与美丽,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中“旧知浮玉北堂路”引出过往的回忆,这不仅是对人世间情感的留恋,也是对昔日繁华的追忆。而“今到幽墟三洞门”则转向了现实,表达了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形成了过去与现在的鲜明对照,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后半部分“石燕飞翾遮炬火,金笼深阻护嵌根”,借用石燕飞翔的意象,暗示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象征着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而结尾的“宝钟灵鼓何须叩,庭柱宵晨已默存”则表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击水搏风浪雪翻:描绘了水面翻腾的波浪,象征着生命中的挑战。
- 烟销日出见仙村:清晨烟雾散去,展现出一幅美丽的仙境。
- 旧知浮玉北堂路:回忆起过去熟悉的路,带有怀旧的情感。
- 今到幽墟三洞门:现在的境地是幽静的三洞,表现了对宁静的追求。
- 石燕飞翾遮炬火:飞燕遮蔽了光亮,象征着自由与束缚的矛盾。
- 金笼深阻护嵌根:金笼阻碍了根的生长,暗示对现实的无奈。
- 宝钟灵鼓何须叩:对宗教仪式的反思,表现内心的宁静。
- 庭柱宵晨已默存:庭院的柱子见证了一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存在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仙村”比喻理想的生活环境。
- 拟人:将“庭柱”赋予了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思。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风、雪:象征生活中的挑战与变迁。
- 日出、仙村:代表希望与理想的追求。
- 石燕、金笼:象征自由与束缚。
- 宝钟、灵鼓:代表宗教与内心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范成大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烟销日出见仙村”中的“仙村”指的是?
- A. 一座真实的村庄
- B. 理想中的美好境界
- C. 诗人的故乡
-
诗中提到的“金笼”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束缚
- C. 自由
答案:
- B. 宋代
- B. 理想中的美好境界
- B. 束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 《山中问答》王维: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李白与《林屋洞》范成大: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色传达诗人情感,前者表现出动感的旅途,而后者则沉静于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