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答景卢)》
时间: 2025-02-04 14:09: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答景卢)
作者:洪适 〔宋代〕
衰老贪春,春又老尊罍交溢。
凝目处清漪拍岸,四山堆碧。
白也论文情最厚,维摩示病心难觅。
到盘洲车骑太匆匆,觞浮一。
春再见,官期毕。
归路近,长安日。
奉清时明诏,迭回更出。
上殿风霜生颊齿,元龟献替图无逸。
记而今杖策过溪桥,留行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衰老与春天的感慨,感叹岁月流逝。作者在四周的山水中寻找春天的景色,但又感到时间的无情。文中提到的“维摩”是指维摩诘,体现出内心的困惑与难以寻觅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归途逐渐临近,长安的日子也在指日可待。作者回顾自己所经历的风霜,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最后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注释
- 衰老贪春:衰老的人贪恋春天的美好。
- 尊罍:古代酒器,象征饮酒作乐。
- 凝目处:凝视的地方。
- 清漪:清澈的水波。
- 维摩:维摩诘,佛教人物,象征智慧与病痛。
- 盘洲:地名,指归途的地方。
- 觞浮:酒杯漂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字德修,号惭愧,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满江红(答景卢)》写于作者晚年,因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春天的留恋而作,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如“清漪拍岸”和“四山堆碧”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但与之相对的却是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中提到的“维摩示病心难觅”,则反映了诗人面临的内心困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诗的最后,作者通过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表达出对人生经历的珍惜与思考,尽管生活艰辛,但留下的足迹却是他生命的证明。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结合,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衰老贪春: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衰老的无奈。
- 春又老尊罍交溢:春天虽美,却也在不断流逝,酒杯满溢,意味着人生的短暂。
- 凝目处清漪拍岸,四山堆碧:描绘出春天的美景,清波拍打岸边,山色青碧。
- 白也论文情最厚:指出爱情和友情是最深厚的情感。
- 维摩示病心难觅:与维摩的智慧相对,表现内心的迷茫。
- 到盘洲车骑太匆匆,觞浮一:归途匆忙,难以停留,酒杯漂浮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好的时光,衰老比作无法挽回的流逝。
- 对仗:如“归路近,长安日”,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与“衰老”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希望与美好,但也是无常的。
- 酒:代表欢愉与世俗,流露出对享乐的追求。
- 山水:自然的景象,象征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维摩”代表什么? A. 春天
B. 智慧与病痛
C. 酒杯 -
诗中“归路近,长安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期待归家
C. 对未来的迷茫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什么? A. 无所谓
B. 渴望与留恋
C. 排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在诗中展现了对酒的豪情与对人生的放纵,而洪适则更为沉思与内省,体现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宋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