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其二 次韵答子宜丈,即送其入都》
时间: 2025-01-22 17:06: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恁星星欺人霜鬓,江湖还作羁旅。
廿年幻尽华胥梦,再踏东京尘路。
君莫觑。见说道,天涯都是愁生处。
乘风竟去。怕白首开元,重谈涕泪,落月也延伫。
只难遣,明日断霞南浦。
蒲帆欲发重住。海天万里神山浪,多少鱼龙跋扈。
能践否。约归马秋风,酹酒要离墓。
寻花结侣。更鲑菜鲈羹,沧浪亭外,刺棹问渔父。
白话文翻译:
这星星似乎在欺骗我白发苍苍的样子,江湖依然让我感到身不由己。二十年间,华胥的梦已经幻灭,我再次踏上了东京的尘土路。
你不要再想了。听说,天涯之处都是愁苦的生存之地。
乘着风我就要离去。担心白头时再谈起往事,泪水与月光都将停留。
明天难以遣散断霞,南浦的水面波澜起伏。
准备起航的船只又停下。海天相连,神山波涛汹涌,多少鱼龙在这里肆虐。
我能否实现我的约定?秋风中约好归来,举杯酹酒要离开坟墓。
寻觅花草结伴。更何况是鲑鱼和菜肴,沧浪亭外,划桨问渔翁。
注释:
- 恁:如此,这里表示“这”。
- 霜鬓:白发,形容衰老。
- 羁旅:漂泊的生活,指在外流浪。
- 华胥梦:美好的幻想或理想,出自《庄子》。
- 天涯:遥远的地方。
- 白首:老年,白发。
- 开元:指开元年间,象征安定的时光。
- 蒲帆:指船帆。
- 神山:神秘的山,象征高远的理想。
- 酹酒:洒酒祭奠。
- 沧浪亭:古代著名的风景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冒广生(生卒年不详),字天明,号骏庵,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融合了古典与时代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经历了人生浮沉、对故乡的思念时,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描绘了江湖生活的艰辛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摸鱼子 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过往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开头以“恁星星欺人霜鬓”引入,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仿佛在嘲讽作者的衰老。接着,作者提到的“江湖还作羁旅”,表现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生动地描绘了在外游子的孤独和无奈。
“廿年幻尽华胥梦”一句,揭示了理想的破灭,二十年的追求与幻想已成往事,回归现实的“东京尘路”不仅是地理的回归,更是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诗中“乘风竟去”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而“怕白首开元”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深邃而感人。最后,诗人通过“寻花结侣”与“刺棹问渔父”的意象,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带有一种淡淡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恁星星欺人霜鬓:星星在夜空闪烁,似乎在嘲讽作者的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
- 江湖还作羁旅:在外漂泊的生活依旧,表现出孤独感。
- 廿年幻尽华胥梦:二十年的美好幻想已消逝,反映出理想的破灭。
- 再踏东京尘路:重返繁华的都市,象征着对现实的回归。
- 君莫觑:劝告他人不要再期望美好。
- 天涯都是愁生处:表达了生活的苦涩与无奈。
- 乘风竟去:渴望自由与解脱。
- 怕白首开元: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 明日断霞南浦:明天的愁苦与不确定性。
- 蒲帆欲发重住:即将起航的船只又停下,象征犹豫。
- 海天万里神山浪:辽阔的海天与波涛,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
- 能践否:对理想的追问。
- 约归马秋风:对未来的希望与约定。
- 寻花结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沧浪亭外: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现诗人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星星比作对时间的嘲讽。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如“星星欺人”。
- 对仗:如“天涯都是愁生处”与“乘风竟去”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星:象征时光与生命,反映内心的孤独。
- 江湖:流浪与漂泊,代表生活的艰辛。
- 华胥梦:理想与幻想的破灭,象征人生的无常。
- 南浦:水域的广阔,象征未来的不确定性。
- 沧浪亭:自然美景与寻求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恁星星欺人霜鬓”中的“恁”是什么意思?
- A. 这样
- B. 那样
- C. 这个
- D. 那个
-
诗中“廿年幻尽华胥梦”表达了什么?
- A. 理想的实现
- B. 理想的破灭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现实的逃避
-
“乘风竟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想要留恋
- B. 渴望自由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他人的依赖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写离别与思乡情感。
- 李白《将进酒》: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由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冒广生《摸鱼子 其二》与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过往的思考与人生的无奈,而后者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放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