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
时间: 2025-01-11 08:01: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
——苏辙
秋成粟满仓,冬藏雪盈尺。
天意愍无辜,岁事了不逆。
谁言丰年中,遭此大泉厄。
肉好虽甚精,十百非其实。
田家有余粮,靳靳未肯出。
闾阎但坐视,愍愍不得食。
朝饥愿充肠,三五本自足。
饱食就茗饮,竟亦安用十。
奸豪得巧便,轻重窃相易。
邻邦谷如土,胡越两不及。
闲民本无赖,翩然去井邑。
土著坐受穷,忍饥待捐瘠。
彼哉陶钧手,用此狂且愎。
天且无奈何,我亦长太息。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谷物成熟,仓库里满是粮食;冬天来临,积雪深厚。
上天怜悯那些无辜的人,岁月的安排并不逆转。
谁会说丰年之中,却遭遇这样的洪水灾难?
即便肉类丰富美味,实际上却并不充盈。
田间的农家虽然有余粮,却不愿意拿出来。
村落的居民只是坐着看,心里惋惜却无法获得食物。
早晨饿得希望能填饱肚子,三五顿饭其实就能满足。
吃饱了再饮茶,难道还需要十顿饭吗?
奸诈的豪强得手后,轻重之间互相交换。
邻国的谷物多得像土,胡越两国都无法相救。
闲散的百姓本无所依,轻易离开村镇。
当地的土著只能忍受贫穷,忍饥等待救济。
那些陶钧的手,用这样的狂妄和任性。
上天也无能为力,我只能长叹一声。
注释
- 靳靳:形容人或物的样子,意指固执、不愿意。
- 闾阎:指街道、村落。
- 陶钧:此处指陶渊明,意指逃避现实的人。
- 胡越:指胡人和越人,象征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庠叟,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常以社会现实为题材,关注民生,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丙戌年十月,正值北方大雪纷飞之际,诗人通过描绘严寒冬季的困境,表达对农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诗歌鉴赏
《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是一首反映北宋时期农民困苦生活的诗作。诗中以冬天的严寒和大雪为背景,带出了农民在丰年中却遭遇自然灾害的苦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农民无辜遭受灾难的同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在诗的开头,苏辙描绘了丰收的庄稼却因大雪而无法收割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无情与人们的无奈。接着,他提到“田家有余粮,靳靳未肯出”,揭示了农民因饥荒而不愿意出售粮食的心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生存压力。
在整首诗中,诗人不断地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社会的惨状,最终用“我亦长太息”来总结,表达了他对人世苦难的无奈与悲痛。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简练,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成粟满仓:秋天的谷物成熟,仓库里满是粮食,描绘丰收的景象。
- 冬藏雪盈尺:冬天的雪积得很深,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丰收也无法抵挡寒冬的到来。
- 天意愍无辜:上天怜悯那些无辜的农民,表达对命运的不平。
- 岁事了不逆:岁月的安排对人们并不友好,暗示无论怎样努力,命运依然难以逆转。
- 谁言丰年中,遭此大泉厄:质疑在丰年中为何会遭遇洪水的苦难,反映社会的无奈。
- 肉好虽甚精,十百非其实:虽然肉类丰富美味,实际上并不能填饱肚子,揭示了表象与现实的矛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丰收与灾难的对比,突显农民的困境。
- 比喻:将粮食比作“土”,形象地表达了粮食的丰富与农民的贫穷之间的冲突。
- 拟人:通过“天意愍无辜”,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辙对农民困境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揭示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以及命运的无常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丰收与希望。
- 冬雪:象征困苦与无情的自然。
- 田家:象征农民与农村生活。
- 饥饿:象征生存的艰难与社会的不公。
文化内涵
诗中通过对秋冬季节的描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存的影响。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公平与人道关怀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天意愍无辜”是什么意思?
- A. 上天怜悯无辜的人
- B. 上天无情
- C. 上天对农民的帮助
-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对丰收的赞美。
- A. 正确
- B. 错误
-
填空题:诗中提到“田家有余粮,__未肯出”。
答案
- A
- B
- 靳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社会困境、民生疾苦。
- 李白《将进酒》:反映对生活的态度与对社会的思考。
诗词对比
比较苏辙的《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民生的关心,但苏辙更侧重于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的影响,而杜甫则更关注战争带来的苦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但都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典藏》
- 《苏辙生平与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