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答王东村家元孝送归中洲草堂之作兼示二三同志》
时间: 2025-01-10 22:05: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心一发尉佗楼,一点晴烟见渡头。
三径尚堪携客入,中洲曾是为谁留。
青含浦树喧黄鸟,绿遍江苗过白鸥。
七十二峰无恙在,更于城郭念同游。
白话文翻译:
归心如箭,直指尉佗楼,远处一缕晴烟隐现于渡口。
那三条小径依然可以带着朋友走入其中,中洲曾经是为了谁而留下呢?
青翠的树木中,黄鸟在喧闹,江边的绿苗间,白鸥在飞过。
七十二座山峰依旧安然无恙,更让人怀念在城中游玩时的快乐。
注释:
- 尉佗楼:古代楼阁名,象征高远的归心。
- 渡头:渡口,古时过河的地方。
- 三径:指小路,可能指通往草堂的径道。
- 中洲:指江中的小岛或洲,象征归宿和寄托。
- 青含浦树:指青翠的树木,营造出自然的景象。
- 黄鸟:象征生机和活力。
- 七十二峰:指周围的山峰,代表自然的壮丽。
典故解析:
该诗在情感上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尉佗楼和中洲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名,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三径和黄鸟则描绘了诗人心中理想的隐居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子升,明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和归隐生活,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送别朋友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故乡自然景色的眷恋,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表现了对于故土的热爱。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了一幅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自然画面,青树、黄鸟、白鸥,构成了和谐的生态图景,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七十二峰的存在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曾经游玩的追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体而言,诗歌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心一发尉佗楼:诗人归心如箭,直指故乡的尉佗楼,表现了对故乡的迫切思念。
- 一点晴烟见渡头:远处的晴烟让渡口显现,象征着即将归去的希望。
- 三径尚堪携客入:三条小径依然可以带客人走入,表达了对友人的热情与欢迎。
- 中洲曾是为谁留:中洲的存在让人思考,曾经留下的意义与情感。
- 青含浦树喧黄鸟:描绘生动的自然景象,青树与黄鸟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气的画面。
- 绿遍江苗过白鸥:绿苗与白鸥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热爱。
- 七十二峰无恙在:山峰的安然无恙,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 更于城郭念同游:对曾经和朋友一起游玩的怀念,表达了友情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归心比作一发,形象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 对仗:如“青含浦树”和“绿遍江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树木和鸟类被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尉佗楼:归乡的希望。
- 渡头:人生的旅程与归宿。
- 三径: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中洲:理想中的栖息地。
- 青树、黄鸟、白鸥:生机、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归心一发”的意思是: A. 归心如箭
B. 归心悠然
C. 归心慢慢
D. 归心无恙 -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峰”主要象征: A. 友谊
B. 自然景色的美
C. 诗人的理想
D. 归宿 -
诗中的“青含浦树”描绘的是: A. 诗人的心情
B. 自然环境
C. 人生的哲理
D. 友人的陪伴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陈子升的《城中答王东村家元孝送归中洲草堂之作兼示二三同志》与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陈子升更强调与友人的情感连接,而王维则更多展现孤独与静谧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