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王典史五首
愚尝闻之师,六官欠经制。
户礼与刑兵,上法天时四。
丞曹象阴阳,右左各分治。
斯言扩前闻,大小岂殊致。
白话文翻译:
我愚蠢地听说过老师的教诲,六个官职缺乏合理的制度。
户籍、礼仪与刑法、兵器,都要依据天时的变化。
丞相与曹官就像阴阳一样,左右各自分治。
这些话扩展了我以前的见闻,大小事情岂能有不同的结果呢?
注释:
- 愚:愚笨,表示自谦。
- 尝闻之师:曾经听说过的老师。
- 六官:指的是古代的六个主要官职,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
- 户礼与刑兵:户籍和礼仪,以及刑法和兵器。
- 上法天时四:应该依照天时的变化来制定法律。
- 丞曹:指丞相和曹官。
- 象阴阳:比喻二者的关系,阴阳相辅相成。
- 右左各分治:指各有分工和治理。
- 斯言:这些话。
- 扩前闻:扩大了我之前的见闻。
- 大小岂殊致:事情的结果无论大小,难道会有不同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禾,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通常蕴含智慧与哲理,具有浓厚的现实关怀。
创作背景:
《赠王典史五首》是熊禾赠予王典史的诗,可能是在王典史担任某种官职时写就,表达了对官职、法律和社会治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官制与法律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愚尝闻之师”自谦,显示出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重,接着引入“六官欠经制”,表明对于当时官制的不满。这种对制度缺失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社会治理的关注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户礼与刑兵,上法天时四”,强调法律和社会制度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时变化,展现了较为深邃的政治哲学。通过“丞曹象阴阳”,进一步阐释了治理的阴阳平衡,暗示着权力的分配与制衡。
最后一句“大小岂殊致”,以哲理性的总结,强调了无论大小事情,最终都应达到相同的治理效果。整体上,这首诗在批判现实的同时,传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愚尝闻之师:自谦,表示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六官欠经制:指出古代官制存在的缺陷,表明对政治体制的反思。
- 户礼与刑兵,上法天时四:强调法律应顺应天时,反映出社会治理应与自然规律相合。
- 丞曹象阴阳,右左各分治:通过阴阳比喻,强调权力的分配与相辅相成的关系。
- 斯言扩前闻:提出新的见解,扩展了自己的视野。
- 大小岂殊致:总结前面的观点,强调治理效果的统一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丞相和曹官比作阴阳,形象地说明其相辅相成的关系。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一定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古代官制与法律的思考,强调社会治理应顺应自然规律,权力应合理分配,最终旨在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治理模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官:象征着政治体制,反映出对官制的思考。
- 阴阳:象征着平衡与对立统一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 天时:象征自然法则,强调法律应与时俱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熊禾的诗中提到的“六官”指的是哪六个官职?
- A. 吏、户、礼、兵、刑、工
- B. 吏、户、礼、兵、宗、农
- C. 吏、户、礼、工、商、兵
-
诗中“丞曹象阴阳”是指什么?
- A. 权力的集中
- B. 权力的分配与平衡
- C. 自然的法则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个人的赞美
- B. 对社会治理的思考
- C. 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赠王典史五首》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状况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为沉重,熊禾的诗则带有一丝理想主义的色彩,展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