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时间: 2025-01-26 05:11:53

梦里分明识淡妆。

种得垂杨,独自神伤。

东风薄倖不相将。

换尽鹅黄。

费尽莺簧。

暖日初晴又作凉。

暮雨烟朝,雾阁云窗。

买丝绣个有情郎。

啼也思量。

笑也思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
作者: 白敦仁

梦里分明识淡妆。
种得垂杨,独自神伤。
东风薄倖不相将。
换尽鹅黄。
费尽莺簧。
暖日初晴又作凉。
暮雨烟朝,雾阁云窗。
买丝绣个有情郎。
啼也思量。
笑也思量。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清晰地认出你淡淡的妆容。
我种下了垂杨柳,独自感到伤感。
东风对我如此薄情,无法相伴。
换掉了鹅黄的衣裳。
费尽心思去声唱莺啼。
暖阳初升却又转为寒凉。
傍晚细雨和晨雾,阁楼上云雾缭绕。
我买了一条丝绣,送给我心爱的郎君。
啼哭时也思念,欢笑时也思念。

注释

  • 淡妆:指轻淡的妆容,通常形容美女的妆扮。
  • 垂杨:指垂柳,象征柔美和伤感。
  • 薄倖:薄情,指对爱情的冷淡和不珍惜。
  • 鹅黄:指一种淡黄色,多用来形容春天的色彩。
  • 莺簧:指黄莺的鸣叫声,象征春天的声音。
  • 暖日初晴:指温暖的阳光刚刚出现。
  • 暮雨烟朝:傍晚的细雨和晨雾,营造一种朦胧的意境。
  • 丝绣:指用丝线绣成的物品,通常具有情感和纪念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敦仁,近代著名诗人,其诗风多感伤,善于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感受到爱情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一剪梅》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人以梦中的淡妆为引子,勾勒出一幅柔美而哀伤的画面。诗中的“梦里分明识淡妆”一开头,便直接将读者带入梦境之中,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随后的“种得垂杨,独自神伤”,不仅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还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爱情的渴望。

“东风薄倖不相将”,赋予了自然界以情感,东风的薄情象征着诗人对爱情的失落与无奈。整首诗中,视觉与听觉意象交织,如“费尽莺簧”便是对春天生命力的歌唱,而“暖日初晴又作凉”则再次反映了人生的无常。而在最后的“买丝绣个有情郎”中,诗人通过细腻的心思和物品传达了对爱的坚持与思念。

整首词作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中既期盼又失落的复杂心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梦里分明识淡妆”:梦中清晰地认出你淡淡的妆容,暗示对爱人的深切怀念。
    2. “种得垂杨,独自神伤”:种植柳树,暗喻柔情,但感情的孤独与伤感。
    3. “东风薄倖不相将”:东风的冷漠象征着爱情的无情与缺失。
    4. “换尽鹅黄”:形容心境的变化,脱去春日的轻盈。
    5. “费尽莺簧”:费力地去歌唱春天的黄莺,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6. “暖日初晴又作凉”:温暖的阳光转瞬即逝,象征爱情的无常。
    7. “暮雨烟朝,雾阁云窗”:描绘出朦胧的自然环境,暗示诗人内心的迷惘。
    8. “买丝绣个有情郎”:用丝绣表达对爱的情感寄托。
    9. “啼也思量,笑也思量”:无论是哭还是笑,心中都在思念着爱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赋予自然界以情感,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如“暖日初晴又作凉”,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忆。
  • 垂杨:代表柔美的情感和生命的脆弱。
  • 东风:象征爱情的冷漠和无情。
  • 鹅黄:春天的颜色,象征着青春和美好。
  •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欢愉,但在这里却带有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梦里分明识淡妆”中的“淡妆”指的是什么?
    A. 浓妆
    B. 轻淡的妆容
    C. 不化妆
    D. 画眉

  2. 诗中“东风薄倖”的意思是:
    A. 东风温暖
    B. 东风情深
    C. 东风无情
    D. 东风来临

  3. “买丝绣个有情郎”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爱人的深情
    C. 对家人的关心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常有类似的情感表达。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描写。

诗词对比

  • 白敦仁的《一剪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采用梦境与自然意象描写细腻情感,但白敦仁更侧重于孤独与失落,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