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延庆佛阁用出郊韵三首》

时间: 2025-04-27 06:07:24

远峰近嶂似环连,拥翠排青到面前。

可圣可贤桑落酒,不寒不暖菊花天。

吐吞湖海酎金兕,批判烟云挥玉蝉。

此客坐中应不欠,逢场何惜一跫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峰近嶂似环连,
拥翠排青到面前。
可圣可贤桑落酒,不寒不暖菊花天。
吐吞湖海酎金兕,
批判烟云挥玉蝉。
此客坐中应不欠,
逢场何惜一跫然。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山峰和近处的山岭似乎环环相扣,
青翠的树木排成一排迎面而来。
在这可圣可贤的时刻,桑树下饮酒,
气候既不寒冷也不炎热,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
湖海的酒似金兕般甘美,
烟云之间,挥洒着如玉的蝉声。
我坐在这里,心中没有遗憾,
在这样的场合,又何必在意一小步的行程呢?

注释:

  • 远峰近嶂:远处的山峰和近处的山岭。
  • 拥翠排青:青翠的树木层层叠叠。
  • 可圣可贤:可以称为圣人或贤人,指的是高尚的品质。
  • 桑落酒:在桑树下饮酒。
  • 菊花天:指的是菊花盛开的季节,通常在秋季。
  • 酎金兕:饮酒如金色的兕(即古代一种神兽),形容酒的美味。
  • 挥玉蝉:比喻悠扬的蝉鸣声,像是在挥舞着美玉。
  • 跫然:行走的声音,这里指小步行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字德修,号复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山水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开头部分,诗人描绘了远山近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环抱的感觉,象征着大自然的伟大与包容。接着,诗人提到“可圣可贤”,暗示在这种自然环境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圣贤的教诲,蕴含着一种哲学的思考。

在“桑落酒”与“菊花天”之中,诗人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还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通过“吐吞湖海酎金兕”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美酒的赞美,仿佛在说人生如酒,甘甜且珍贵。

最后两句,“此客坐中应不欠,逢场何惜一跫然”,则点明了诗人的心态: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不必对生活有过多的追求与遗憾,珍惜当下的每一刻便是最好的选择。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哲学,具有深刻的情感与意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远峰近嶂似环连:描绘山景,表现景色的层次感。
    2. 拥翠排青到面前:形象生动地展示树木的繁茂,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3. 可圣可贤桑落酒:在轻松的环境中饮酒,体现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4. 不寒不暖菊花天:描绘宜人的天气,传达出秋天的宁静与美好。
    5. 吐吞湖海酎金兕:以酒类比美,表现生活的享受。
    6. 批判烟云挥玉蝉:象征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7. 此客坐中应不欠:诗人自我感悟,内心无憾。
    8. 逢场何惜一跫然:鼓励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金兕,生动形象地表现酒的美味。
    • 拟人:烟云与蝉声的描绘,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全诗用词讲究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强调了享受生活、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远峰近嶂:象征着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 桑落酒:代表放松与享受生活的态度。
  • 菊花天: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描绘了秋季的宁静与美丽。
  • 湖海:象征广阔与包容,寓意生活的丰富多彩。
  • 玉蝉:象征自然的声韵,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桑落酒”指的是什么? A. 在桑树下饮酒
    B. 在桑树上饮酒
    C. 只喝酒不吃东西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珍惜当下与自然的和谐
    C. 反战

  3. “吐吞湖海酎金兕”的意思是? A. 喝酒如金般美妙
    B. 湖海的水很大
    C. 只喝金酿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多的是孤独与内心的平和;而吴潜则更强调享受与哲理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