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何逢原南山八咏 其三 涌泉庵 何梦桂 〔宋代〕
一泓寒碧浸青天,夜静天虚月在泉。 洗耳莫听人世事,自弹流水和潺湲。
白话文翻译:
一池清澈的碧水映照着青天,夜晚宁静,天空虚无,月亮倒映在泉水中。 洗净耳朵,不要听那些世俗的纷扰,自己弹奏流水,与潺潺的泉水声和谐相和。
注释:
- 一泓:一片,一池。
- 寒碧:清澈的碧水。
- 浸青天:映照着青天。
- 天虚:天空虚无,指夜空清澈无云。
- 洗耳:比喻摒弃世俗之音,追求清净。
- 潺湲:形容水流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情怀。这首诗是和何逢原的南山八咏之一,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南山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泉水的宁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一泓寒碧浸青天”描绘了泉水清澈映天的美景,“夜静天虚月在泉”则进一步以月映泉中的景象,增强了宁静的氛围。后两句“洗耳莫听人世事,自弹流水和潺湲”直接表达了作者摒弃世俗之音,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普遍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泓寒碧浸青天”:描绘了泉水清澈映天的美景,通过“寒碧”形容水的清澈,“浸青天”则形象地表达了水天一色的景象。
- “夜静天虚月在泉”:进一步以月映泉中的景象,增强了宁静的氛围,“天虚”形容夜空清澈无云,“月在泉”则形象地表达了月亮的倒影。
- “洗耳莫听人世事”:直接表达了作者摒弃世俗之音的愿望,“洗耳”比喻摒弃世俗之音,追求清净。
- “自弹流水和潺湲”:表达了作者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自弹流水”比喻作者自己弹奏音乐,“和潺湲”则表达了与泉水声和谐相和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洗耳”比喻摒弃世俗之音,追求清净。
- 拟人:“自弹流水”比喻作者自己弹奏音乐,赋予流水以人的行为。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夜晚泉水的宁静景象,作者传达了摒弃世俗之音,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寒碧、青天、夜静、天虚、月在泉、洗耳、流水、潺湲。
- 详细解释:寒碧形容水的清澈,青天映照在水中,夜静和天虚增强了宁静的氛围,月在泉中形象地表达了月亮的倒影,洗耳比喻摒弃世俗之音,流水和潺湲则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洗耳莫听人世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A. 追求清净 B. 追求名利 C. 追求热闹 D. 追求权力
- 诗中“自弹流水和潺湲”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一泓寒碧浸青天”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水天一色 B. 山水相映 C. 云雾缭绕 D. 花木繁茂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何梦桂《和何逢原南山八咏 其三 涌泉庵》: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秋天的美景,而何梦桂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何梦桂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