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书怀》

时间: 2025-04-28 02:12:47

纳禄贫如筮仕初,归来依旧卧蜗庐。

半池墨渖临章草,一碗松肪读隐书。

长鑱仅供饥子美,清江不疗渴相如。

耄期自许诗情在,雪里犹能跨蹇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春书怀
陆游 〔宋代〕

纳禄贫如筮仕初,
归来依旧卧蜗庐。
半池墨渖临章草,
一碗松肪读隐书。
长鑱仅供饥子美,
清江不疗渴相如。
耄期自许诗情在,
雪里犹能跨蹇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初入仕途时的贫困与困惑,尽管生活清苦,归来后仍然选择在简陋的小屋中安静地生活。诗人用半池墨水临摹草书,用一碗松脂油来阅读隐秘的书籍。即使生活艰难,只有一把长镐供孩子们填饱肚子,清澈的江水也无法解渴,感叹如同古代的相如(屈原)一样的困境。尽管年事已高,诗人的诗情仍在,哪怕在雪中,也能骑上骡子前行。

注释:

  • 纳禄:指领取俸禄。
  • 贫如筮:形容非常贫困,“筮”是古代的一种占卜方式,指用蓍草占卜,形象化贫困。
  • 蜗庐:指简陋的居所,像蜗牛的壳一样。
  • 墨渖:墨水池,诗人用来写字的地方。
  • 章草:一种书法字体,意指写字的技艺。
  • 松肪:松树的脂油,用来点灯或作药。
  • 长鑱:一种长柄的工具,诗中暗指供给孩子的食物。
  • 相如:指的是汉代的才子屈原,诗中用作比喻。
  • 耄期:年老的时期。
  • 蹇驴:比喻行走缓慢,形容年老体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诗歌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尤其以爱国诗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初春,诗人回忆起自己初入仕途时的艰辛与困惑,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诗歌鉴赏:

这首《初春书怀》表达了陆游在春日里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诗歌创作的坚持。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生活的清贫与困境,但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陆游以“蜗庐”形象地刻画了自己简陋的居住环境,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世界却是丰富的。他通过“墨渖”和“松肪”两种意象,展现了自己对书法和古籍的热爱,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同时,诗的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虽然年老,但仍然心怀诗情,勇于追求理想,显示了他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纳禄贫如筮仕初”:初入仕途时的贫困状况。
    • “归来依旧卧蜗庐”:归来后仍旧住在简陋的住所。
    • “半池墨渖临章草”:用墨水临摹书法,表现对艺术的追求。
    • “一碗松肪读隐书”:用松脂油来读书,体现对知识的渴望。
    • “长鑱仅供饥子美”:生活艰难,仅能维持孩子的温饱。
    • “清江不疗渴相如”:即使有清水也无法解渴,暗示生活困境。
    • “耄期自许诗情在”:老年期依然保持诗意的生活。
    • “雪里犹能跨蹇驴”:即使在雪中也能前行,象征坚持与努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贫如筮”,形象地表现了贫困。
    • 对仗:“半池墨渖临章草,一碗松肪读隐书”,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生活的困顿与内心的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意象分析:

  • 蜗庐:象征简陋的生活状态,反映诗人的清贫。
  • 墨渖:代表书法和文化,展现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 松肪:象征艰难的生活条件,却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
  • 蹇驴:象征老年与体弱,但依然努力追求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初春书怀》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热爱
    B. 生活的艰辛与对艺术的追求
    C. 年轻人的理想
    D. 国家之事

  2. “蜗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裕的生活
    B. 简陋的居所
    C. 诗人的名声
    D. 书法的技巧

  3. 诗中提到的“松肪”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食物
    C. 松树的脂油
    D. 书法用具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初春书怀》与杜甫的《春望》,二者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世界,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苦难。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不同,却都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