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行》

时间: 2024-09-19 21:26:26

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

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田行
作者: 李益 〔唐代〕

日没出古城,
野田何茫茫。
寒狐啸青冢,
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
行到此中曾断肠。

白话文翻译:

落日从古城的尽头升起,
野田一片茫茫无际。
寒冷的狐狸在青色的坟墓上啸叫,
鬼火在白杨树上燃烧。
昔日的人们尚未成为泉下的客人,
走到这里时曾感到心如刀绞。

注释:

字词注释

  • “日没”指的是太阳落下,代表傍晚时分,给人一种孤独和苍凉的感觉。
  • “出古城”指古城的边缘,暗示历史的沉淀和人事的变迁。
  • “寒狐”形容天气的寒冷,也暗示寂寥与孤独。
  • “青冢”意指青葱的坟墓,象征着死亡与记忆。
  • “鬼火”是夜间出现的蓝光,常被认为是鬼魂的火焰,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泉下客”是指死去的人,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对逝者的思念。

典故解析: “昔人未为泉下客”可以理解为对逝者的追忆,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字季和,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野田行》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荒野与古城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野田行》是李益的一首佳作,诗中透出一种苍凉和沉思的气氛。开篇“日没出古城”,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古城景象,给人一种孤独的感受。接着“野田何茫茫”,展现了一片广袤的田野,暗示着人生的无边与无尽,仿佛在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寒狐的啸叫和鬼火的闪烁,增添了一种神秘而阴森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死亡的临近。“昔人未为泉下客”,诗人感慨昔日的朋友或亲人尚在人世,而自己已身处这样的境地,情感深邃,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李益用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没出古城” - 描绘落日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野田何茫茫” - 形容田野的辽阔,传达孤独感。
  3. “寒狐啸青冢” - 寒冷的环境与死亡的意象相结合,增添了诗的阴郁气氛。
  4. “鬼火烧白杨” - 通过鬼火的形象,强调了神秘与惧怕。
  5. “昔人未为泉下客” - 追忆昔日的友人,感叹时光的无情。
  6. “行到此中曾断肠” - 表达了诗人因回忆而产生的深切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鬼火”比喻幽灵般的存在,增添神秘感。
  • 拟人:“寒狐啸”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死亡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对往昔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古城:代表历史与人事的变迁。
  • 寒狐:象征孤独与凄凉。
  • 青冢:死亡与回忆的象征。
  • 鬼火:神秘与恐惧的表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时节是什么时候?
    A. 早晨
    B. 黄昏
    C. 正午
    D. 深夜

  2. “昔人未为泉下客”中的“泉下客”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逝者
    C. 游人
    D. 诗人

  3. 诗中哪个意象增强了神秘与惧怕的氛围?
    A. 白杨
    B. 鬼火
    C. 古城
    D. 青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春望》:在乱世中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益的《野田行》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孤独与思考,但李益更侧重于死亡的阴影,而王维则多了几分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李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