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又戏为双井解嘲
原文展示:
山芽落硙风回雪,曾为尚书破睡来。勿以姬姜弃蕉萃,逢时瓦釜亦鸣雷。
白话文翻译:
山上的嫩芽在风中飘落,像雪一样回旋。曾经为了尚书的事而打扰了我的睡眠。不要因为姬姜的美丽而抛弃蕉萃,遇到适合的时机,瓦釜也会发出雷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芽:指春天新生的嫩芽。
- 硙:古代磨制谷物的石头。
- 尚书: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代某位官员。
- 姬姜:传说中的美女,象征美丽。
- 蕉萃:蕉萃指的是蕉树的果实,常用来比喻平凡之物。
- 瓦釜:瓦制的锅,通常比喻平常之物。
典故解析:
- 姬姜:出自《诗经》,象征着美丽和高贵的品质。
- 瓦釜鸣雷:古代寓言故事,出自《庄子》,表示平凡之物在适当时机也能展现出不凡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作多以清新俊逸著称,擅长用细腻的情感表达自然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黄庭坚的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人生、官场和自然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作为开头,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山芽的生长象征着新的希望。接着提到“尚书”,暗示了官场的纷扰与人际关系的复杂,隐含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屑与反思。诗中“勿以姬姜弃蕉萃”的提醒,反映了诗人对美与平凡的思考,警示人们不要只看重表面的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最后的“逢时瓦釜亦鸣雷”则是对平凡事物的赞美,表明在适当的时机,普通的事物同样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力量和价值。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芽落硙风回雪:描绘春天的气息,意象清新,体现自然的和谐美。
- 曾为尚书破睡来:抒发自己被世事打扰的无奈,暗示对名利的厌倦。
- 勿以姬姜弃蕉萃:劝诫人们珍惜平凡,反映出诗人对内在价值的重视。
- 逢时瓦釜亦鸣雷:表明即使是普通的事物,在合适的时机也能展现出惊人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芽与雪相比较,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用词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姬姜与蕉萃象征美与平凡,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与平凡的思考,倡导珍惜内在价值,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芽: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新生。
- 尚书:代表着权力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 姬姜:美丽的象征,代表着外在的华丽。
- 蕉萃:平凡的象征,强调内在的真实与价值。
- 瓦釜:普通的事物,却能在合适的时候发光发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芽落硙风回雪”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勿以姬姜弃蕉萃”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珍惜美丽
- B. 忽视平凡
- C. 珍惜平凡
- D. 追求名利
-
“逢时瓦釜亦鸣雷”说明了什么观点?
- A. 平凡也能发光
- B. 权力是最重要的
- C. 美丽是唯一的追求
- D. 生活要追求奢华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李白的诗作都涉及对自然的描写,但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体验与人生态度,而李白则多展现豪放的情感与壮阔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黄庭坚及其诗作的分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关于古典诗词的解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