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殷尧藩》

时间: 2025-04-27 04:28:39

直道知难用,经年向水滨。

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就学多新客,登朝尽故人。

蓬莱自有路,莫羡武陵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殷尧藩
许浑 〔唐代〕
直道知难用,经年向水滨。
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就学多新客,登朝尽故人。
蓬莱自有路,莫羡武陵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殷尧藩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真正的道理难以应用,诗人经过多年时光却依然在水边徘徊;他的住宅因栽竹而显得珍贵,而家中却因购书而贫困。他在学习中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而在朝会上却见不到许多旧友。最后,诗人提醒友人,蓬莱山上自有通路,不必羡慕武陵的春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直道:直言道理。
  • 知难用:知道道理难以实践。
  • :家,居住的地方。
  • 栽竹贵:种植竹子显得珍贵。
  • 买书贫:因购书而生活贫困。
  • 就学:学习,求学。
  • 新客:新交的朋友。
  • 登朝:参加朝廷的活动。
  • 故人:老朋友。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
  • 武陵春:指武陵的春天,典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典故解析:

  • 武陵春: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所,象征着隐逸和世外桃源的美好。
  • 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理想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远,号清江,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9年,卒于公元834年。许浑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唐代中期,诗人寄情于友人殷尧藩,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旧友的怀念。诗中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尤其是在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悟中。


诗歌鉴赏:

这首《寄殷尧藩》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开篇的“直道知难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虽然明白道理,但在生活中却难以付诸实践,表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接下来的描写则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虽然栽竹使得居所显得珍贵,但因购书而感到贫困,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重视文化的价值观。同时,诗中提到的“就学多新客”,表明诗人对于学习和交友的重视,然而在朝堂之上却见不到旧友,表现出时光流逝带来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蓬莱自有路,莫羡武陵春”则是全诗的升华,诗人以蓬莱作为理想的象征,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警示友人不必羡慕武陵的春天,暗示着人生的道路各有不同,追求理想的方式也应有所选择。

整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了深远的哲理,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直道知难用:开头即点明道理虽直白,但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应用,显示出诗人的无奈。
  2. 经年向水滨:经历了多年时光,诗人仍在水边徘徊,体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
  3. 宅从栽竹贵:家中因种竹而显得珍贵,表明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4. 家为买书贫:买书使得家庭经济拮据,反映了学者的困境与对知识的渴求。
  5. 就学多新客:学习过程中结交了许多新朋友,体现出求知的热情。
  6. 登朝尽故人:在朝廷上却见不到旧友,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变化。
  7. 蓬莱自有路:理想的生活在于蓬莱,暗示追求的道路各异。
  8. 莫羡武陵春:劝告友人不要羡慕他人所拥有的美好,表现出对自身理想的坚持。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 比喻:蓬莱和武陵的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 排比:使用排比结构增强了诗句的层次感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表达了对学习、友谊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滨:象征着流动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
  • :代表着高洁和坚韧,也象征着诗人的理想追求。
  • :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价值。
  • 蓬莱:理想的生活,象征着超脱与追求。
  • 武陵春:世外桃源,象征着他人的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许浑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武陵春”出自于哪位诗人的作品?

    • A. 白居易
    • B. 李白
    • C. 陶渊明
    • D. 杜甫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对友人的思念
    • B.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C. 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感慨
    • D.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之情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寄殷尧藩》《登高》(王之涣):
    • 两者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寄殷尧藩》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登高》则更多地体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和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