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所知》

时间: 2025-01-10 23:10:33

因钓鲈鱼住浙河,挂帆千里亦相过。

茅檐夜醉平阶月,

兰棹春归拍岸波。

湖日似阴鼍鼓响,海云才起蜃楼多。

明时又作闲居赋,谁荐东门策四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所知
因钓鲈鱼住浙河,
挂帆千里亦相过。
茅檐夜醉平阶月,
兰棹春归拍岸波。
湖日似阴鼍鼓响,
海云才起蜃楼多。
明时又作闲居赋,
谁荐东门策四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浙河边钓鱼的情景,他的船帆高挂,千里之外也能相遇。夜晚,他在茅屋前醉倒在月光下,春天的兰舟轻轻拍打着岸边的水波。湖面上像是阴云低垂,鼓声似的响起;海上的云才刚刚升起,蜃楼幻影层出不穷。明理的时代里,我又写下了闲居的赋,谁来推荐我去东门参加四科的科举考试呢?

注释:

  • 鲈鱼:一种常见的淡水鱼,象征美食与钓鱼的乐趣。
  • 挂帆千里:指船只启航,象征远行与追求。
  • 茅檐:茅草屋檐,代表简朴的居住环境。
  • 兰棹:指用兰木制成的桨,象征优雅与宁静的舟行。
  • 鼍鼓:鼍是一种青蛙,发出的声音似鼓声,形容湖面闷沉的感觉。
  • 蜃楼:海市蜃楼,指因光的折射而出现的幻影,象征美丽而虚幻的事物。
  • 东门策四科:指科举考试中的东门学士,四科指四种考试科目,表达对仕途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浑,唐代诗人,字子华,号简斋。生于贞元年间,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绘生活的恬淡与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的闲适生活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仕途的思考。诗人在浙河边钓鱼,寓意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科举与仕途的追求与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闲适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首句“因钓鲈鱼住浙河”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钓鱼这一活动既是生活的乐趣,也是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挂帆千里亦相过”则引发了对远方的向往,表达出诗人对自由与远行的渴望。

“茅檐夜醉平阶月”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夜晚,诗人在月光下醉倒,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兰棹春归拍岸波”则通过春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后半部分“湖日似阴鼍鼓响,海云才起蜃楼多”则对比了宁静与喧嚣,湖面上的鼍声让人感到一种沉闷与压抑,而蜃楼的幻影则让人向往美好的未来。最后两句“明时又作闲居赋,谁荐东门策四科”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尽管他希望参与科举,但内心的安宁与对自然的热爱让他犹豫。

整首诗在意象营造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诗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交融,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诗人因钓鱼而居住在浙河,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第二句则表达出他与友人之间的远行与相遇,象征着对友谊的珍视。
    • 第三、四句描绘夜晚的美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醉心。
    • 五、六句通过阴云与蜃楼的对比,反映出生活的复杂与变化。
    • 最后两句中,诗人对科举的渴望与对闲适生活的依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声音比作鼓声,形象生动。
    • 拟人:夜晚被描绘成醉酒的状态,赋予自然以人性。
    • 对仗:如“湖日似阴鼍鼓响,海云才起蜃楼多”,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科举的迷茫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鲈鱼:象征生活的乐趣与丰盈。
  • 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 兰棹:代表优雅的生活态度,象征自然与人的和谐。
  • 蜃楼:象征着理想与幻影,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追求的遥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因钓鲈鱼住浙河”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A. 诗人因鱼而住 B. 诗人因自然而居 C. 诗人因友而聚

  2. “茅檐夜醉平阶月”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宴会 B. 宁静的夜晚 C. 明亮的白昼

  3. 诗中提到的“蜃楼”象征着什么? A. 真实 B. 理想与幻影 C. 安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张继《枫桥夜泊》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闲适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而许浑的《赠所知》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体现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