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崔大夫新广北楼登眺》
时间: 2025-01-22 04:26: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崔大夫新广北楼登眺
作者:许浑 〔唐代〕
北望高楼夏亦寒,
山重水阔接长安。
修梁暗换丹楹小,
疏牖全开彩槛宽。
风卷浮云披睥睨,
露凉明月坠阑干。
庾公恋阙怀乡处,
目送归帆下远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北楼上俯瞰长安的情景。即使是夏天,北望的高楼依然感到寒意,重重的山峦与广阔的水面连接着长安。修建的梁架在微暗的光线中显得更小,宽大的窗户透出一片明亮的景象。风卷动着浮云,月光清凉地洒落在栏杆上。庾公对长安的思恋在心中涌动,目送着归帆驶向遥远的滩涂。
注释:
- 北望高楼:向北望去的高楼,象征着高远的视野和心境。
- 夏亦寒:即使是夏天,仍感觉寒冷,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清冷的氛围。
- 修梁:指修建的梁架,暗示建筑的精致。
- 丹楹:红色的柱子,通常用以装饰宫殿和高楼,表现出建筑的华丽。
- 庾公:指庾信,唐代著名诗人,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 庾公恋阙:庾公的情感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贞,号少华,唐代诗人,生平经历较少,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淡雅的笔调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时代背景下,长安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诗人在游览北楼时,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北楼的景象为引,描绘了夏日的清晨,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又富有层次的自然画面。诗中“北望高楼夏亦寒”一句,开篇便设置了一个清冷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山重水阔接长安”,则通过对长安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诗中“修梁暗换丹楹小”,通过对建筑细节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而“疏牖全开彩槛宽”则展示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随着“风卷浮云披睥睨”,诗人的视野变得开阔,似乎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的“庾公恋阙怀乡处”,诗人寄情于自然的同时,不禁思念起故乡,目送归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属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望高楼夏亦寒:即使在夏季,向北望高楼时依然感到寒意,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山重水阔接长安:重重山峦与广阔水面相接,描绘了长安的壮丽景色,传达出对家乡的思念。
-
修梁暗换丹楹小:修建的梁架在暗淡的光线中显得小巧,暗示着建筑的精致与典雅。
-
疏牖全开彩槛宽:窗户敞开,阳光透入,象征着希望与自由。
-
风卷浮云披睥睨:风吹动浮云,诗人目光投向远方,隐喻对未来的展望。
-
露凉明月坠阑干:清晨的露水和明亮的月光交织在栏杆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庾公恋阙怀乡处:庾公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的共鸣,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目送归帆下远滩:目送归帆远去,象征着别离与思念,给人以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通过对仗的方式增强了韵律感,如“山重水阔”。
- 比喻:通过自然景观比喻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着远大的志向与追求。
- 山重水阔:象征着广阔的天地与人生的坎坷。
- 丹楹:象征着美好与华丽。
- 风云:象征着人生的变幻莫测。
- 明月:代表着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许浑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庾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庾信
- B. 庾亮
- C. 庾公
- D. 庾隼
-
“北望高楼夏亦寒”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激动
- D. 无聊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河》: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许浑的《和崔大夫新广北楼登眺》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许浑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对兄弟的关怀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