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其二 寿夏桂洲阁老和坡翁韵》
时间: 2025-01-11 17:11: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天纯佑,为社稷生此中兴人物。
巨器宏才更风流,挺立千寻绝壁。
冠世文章,包人度量,襟抱同冰雪。
试论今日,何人堪比奇杰。
还羡秉笔黄扉,笑谈机务了,英猷横发。
仰止皋夔,树芳声千古谁能磨灭。
退食逶迤,开怀延国士,吐餐握发。
望公何似,碧天永夜孤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优秀人物的赞美,认为上天保佑了国家,造就了这些中兴之士。他们才华横溢,气度非凡,如同屹立于千寻绝壁之上的巍峨山峰。文章才华出众,包容大度,气胸如冰雪般清纯。试问今天,谁能够与这些奇杰相提并论?还羡慕那些执笔在黄纸上的人,轻松谈论世事,才华横溢,英气逼人。仰望皋夔,树立了千古的美名,谁能磨灭他的声誉呢?退去饮食,悠然自得,等待志同道合的士人,畅快地谈论理想。望向你,何以比得上那碧空长夜中的孤月呢?
注释
- 纯佑:纯粹的庇护和眷顾。
- 社稷:指国家或政权。
- 巨器宏才:指具有伟大才能和抱负的人。
- 绝壁: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崖。
- 黄扉:古代文人的居所,这里指代才子。
- 皋夔: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象征着艺术和声望。
- 国士: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
- 吐餐握发:形容文人雅士的风度和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承恩为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用典故,作品流传较广。他的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国家和历史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国家政治变革与文化兴盛之时,诗人通过赞美优秀人物,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 其二》通过对杰出人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才华与品德的崇敬。开篇“上天纯佑”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强调了天命与人杰的关系,表明优秀人才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时代的需要。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巨器宏才”与“挺立千寻绝壁”比喻这些杰出人物的非凡气度和卓越才华,展示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
诗中提到的“冠世文章,包人度量”更是强调了文人的博大胸襟。诗人试图通过对比,质疑当今社会中谁能与这些古人相比,表现了对当代文人的期望与失望。尤其是“还羡秉笔黄扉”,引发了对那些执笔成文的文人的羡慕,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在后半部分,诗人引入皋夔作为文化象征,强调了艺术成就的永恒和不可磨灭,表现出对文化与历史的敬仰。最后以“碧天永夜孤月”作结,既有孤独之感,又让人思考在浩瀚宇宙中,个人的渺小与伟大。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天纯佑,为社稷生此中兴人物:上天的庇佑使得国家产生了这些中兴之士。
- 巨器宏才更风流,挺立千寻绝壁:这些人才的器量和才华更为杰出,如同巍峨的绝壁屹立不倒。
- 冠世文章,包人度量,襟抱同冰雪:他们的文章在世上独树一帜,胸怀宽广,气度如冰雪般清澈。
- 试论今日,何人堪比奇杰:试问今天,谁能与这些杰出的人物相提并论呢?
- 还羡秉笔黄扉,笑谈机务了,英猷横发:我还羡慕那些执笔在黄纸上的文人,他们谈笑风生,才华横溢。
- 仰止皋夔,树芳声千古谁能磨灭:仰慕皋夔,他的声名千古,谁能将其磨灭呢?
- 退食逶迤,开怀延国士,吐餐握发:在饮食中得以悠然自得,期待志同道合的士人共聚,畅快谈论理想。
- 望公何似,碧天永夜孤月:仰望您,何以比得上那长空之中孤寂的明月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才华与绝壁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使得诗歌韵律感强。
- 夸张:如“挺立千寻绝壁”,强调人物的伟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杰出人才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情感深沉而充满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象征命运与庇佑。
- 绝壁:象征高尚与不可动摇的品格。
- 冰雪:象征纯洁与高尚的气度。
- 黄扉:象征文人的居所与文化传承。
- 孤月:象征孤寂与渺小,亦有清冷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上天的庇佑使得哪类人物产生?
- A. 平凡之人
- B. 中兴人物
- C. 退隐之士
- 诗中提到的皋夔象征什么?
- A. 音乐
- B. 文学
- C. 武功
- “吐餐握发”形容的是?
- A. 文人的风度
- B. 饮食的悠然
- C. 生活的清贫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孙承恩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于文人的气质和品德,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饮酒的洒脱。孙承恩的诗歌内敛而深邃,李白则气势磅礴,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理念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