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关
高为阜 〔清代〕
关前曾养马,尔日建孤城。
树杂巴人种,田多戍卒耕。
猿啼常趁晓,鸟唤不知名。
长夜难为听,萧萧山雨声。
白话文翻译:
在大关前曾经养马,那个时候建起了孤零零的城。
树木杂生,都是巴人在这里种植的,田地里多是戍卒在耕作。
猿声常常在清晨时分啼叫,鸟儿的叫声却不知名。
漫漫长夜很难入睡,唯有山中细雨的声音萧萧作响。
注释:
- 关前:指的是山关的前面,通常是重要的军事和交通要道。
- 尔日:这个时候。
- 巴人:指的是古巴地区的人,通常与蜀地相关。
- 戍卒:守卫边疆的士兵或军人。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在清晨时分响起。
- 萧萧:形容雨声细微而连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为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作多集中于描绘边塞生活和自然景观,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为阜在边疆或军营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边关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展示了关外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结合。
诗歌鉴赏:
《大关》以边关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情境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这一地区的深刻印象。诗中通过描绘关前的孤城、杂树、耕田以及猿啼鸟鸣,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开头两句提到“曾养马”和“建孤城”,不仅表明了这片土地的历史痕迹,也暗示了边关的战略重要性。接下来的“树杂巴人种,田多戍卒耕”,则让人感受到边疆文化的交融和士兵的辛劳。
诗的最后两句“长夜难为听,萧萧山雨声”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漫漫长夜中,只有细雨声伴随,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反映了边关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关前曾养马:点出关口的军事历史,暗示过去的繁荣。
- 尔日建孤城:城池的孤立,反映出边关的险恶和荒凉。
- 树杂巴人种:描绘了当地的植被和巴人的生活,体现了地域特色。
- 田多戍卒耕:强调了士兵的辛劳和对生存的努力。
- 猿啼常趁晓:引入自然元素,增加诗的灵动性。
- 鸟唤不知名: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无奈与迷茫。
- 长夜难为听:表达了夜晚的孤独,难以入眠。
- 萧萧山雨声:细雨声带来的宁静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事结合,暗示人心的孤独。
- 拟人:猿啼、鸟唤等,赋予动物以情感,增强画面感。
- 对仗:如“猿啼常趁晓,鸟唤不知名”,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边关生活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怀旧与忧伤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关前:象征着历史和军事。
- 孤城:代表着孤独和坚守。
- 猿啼、鸟唤: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人与自然的关系。
- 长夜、山雨: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情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巴人”指的是哪一地区的人?
- A. 西北
- B. 南方
- C. 东北
-
“长夜难为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忧伤
-
诗中哪一自然现象常与清晨相伴?
- A. 雪
- B. 雨
- C. 猿啼
答案:
- B. 南方
- B. 孤独
- C. 猿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边关与自然,但更多强调壮阔与豪情。
- 《夜泊牛津》:侧重夜景与孤独感,与《大关》有相似的情感底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