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伯平中丞出巡太湖,赋此寄怀,兼示子异、伯琴、秉三、子休》
时间: 2025-01-10 23:22: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伯平中丞出巡太湖,赋此寄怀,兼示子异、伯琴、秉三、子休
作者: 张仲炘 〔清代〕
翠壶高处秋多,紫萸香里登临早。霜横汉节,风生羽扇,眼空尘表。
击楫伤怀,忧时堕泪,几人知道。问元龙老矣,从头整顿,乾坤事,何时了。
应有流连词赋,尽酬他,雨轻风小。尊罍陪从,雄才况有,渡江安导。
笑我蹒跚,只今空剩,恋头衰帽。盼归来携取,清泉一勺,润枯肠燥。
白话文翻译:
在高处的翠壶山上,秋天的景色格外迷人,紫萸花香中我早早登临。霜降洒在汉节上,微风吹动着羽扇,眼前一片尘世的繁华。
我在水边击楫,心中感伤,忧虑时局而泪流满面,谁能理解我的心情?问那位年老的元龙,何时才能重新整顿这个乾坤的局势?
应该有许多流连的诗词可以吟唱,尽情地与他人交流,雨细风轻,心情愉悦。
我笑自己走得蹒跚,如今只剩下头上的衰老帽子。期待回归时能带来一勺清泉,滋润我干渴的心灵。
注释:
- 翠壶高处:指高处的山冈,翠色如青壶,象征清幽之地。
- 紫萸:一种香草,常用作登高时的点缀,象征着秋天的气息。
- 霜横汉节:霜降时节,汉字的节令。
- 击楫:用桨击水,表示心中忧愁。
- 元龙:指李元龙,寓意高人或智者。
- 尊罍:指酒器,象征饮酒作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仲炘,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常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仲炘出巡太湖时,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友人的寄托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水龙吟》不仅描绘了太湖的美丽景色,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诗的开头,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思考,翠壶山的高处给予了他一种超然的视角。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逐渐流露出内心的伤感,尤其是“击楫伤怀,忧时堕泪,几人知道”之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失望与无助。面对纷繁复杂的时局,诗人不仅感到悲伤,同时也在追问未来的希望,期盼能够找到一条出路。
在结尾,诗人以渴望回归自然的清泉作为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壶高处秋多:在高处的翠壶山上,秋天的景色尤为多姿。
- 紫萸香里登临早:在紫萸花的香气中,我早早地登上山顶。
- 霜横汉节:霜降的时节,显得格外清冷。
- 风生羽扇:微风拂动我的羽扇,心情似乎也随之起伏。
- 眼空尘表:眼前的尘世繁华让我感到无奈。
- 击楫伤怀:在水边击楫,心中感伤。
- 忧时堕泪:忧虑时局,泪水不自禁地流下。
- 几人知道: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
- 问元龙老矣:向年老的智者请教。
- 从头整顿:希望能重新整理乾坤的局势。
- 乾坤事,何时了:世事何时才能结束?
- 应有流连词赋:应有诗词可以流连。
- 尽酬他,雨轻风小:尽情地与朋友交流,雨细风轻。
- 尊罍陪从:酒器相伴,饮酒作乐。
- 雄才况有:有才能之人应当相聚。
- 渡江安导:如何渡过这条江河?
- 笑我蹒跚:我自嘲走得蹒跚。
- 只今空剩,恋头衰帽:如今只剩下衰老的帽子。
- 盼归来携取:期待回归时能带来一勺清泉。
- 润枯肠燥:滋润我干燥的心灵。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大量的意象与对仗,如“霜横汉节,风生羽扇”,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深思。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壶:象征高远、清幽。
- 紫萸:象征秋天、清香。
- 霜:象征时光的流逝、人生的冷暖。
- 羽扇:象征清凉、闲适。
- 清泉:象征内心的渴望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紫萸”代表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击楫伤怀”中的“楫”指什么?
- A. 船
- B. 桨
- C. 水
- D. 岸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忧虑?
- A. 友情
- B. 时局
- C. 自然
- D. 财富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比较张仲炘的《水龙吟》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张仲炘更侧重于内心的忧虑与社会的思考,而李白则表现出更多的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