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孟宾于的《句》
谁似投闲向草莱。众星不如孤月明,
白话文翻译:
谁能像我一样,投身于田园的闲适生活?众多星星之中,不及那孤独的明月耀眼。
注释:
字词注释:
- 投闲:投身于闲适的生活,放弃世俗的纷扰与追求。
- 草莱:田野、草地,象征自然与田园生活。
- 众星:形容众多的星星。
- 孤月:独自的明月,比喻显得特别明亮。
典故解析:
“孤月明”这一意象在古诗中常用以比喻孤独而清明的境界,表达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宾于,宋代诗人,生于徽州,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融入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与仕途艰难,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首句“谁似投闲向草莱”,开篇即引出主题,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所追求的生活状态。田园生活不仅是逃避世俗的烦恼,更是心灵的归宿。紧接着的“众星不如孤月明”,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孤月的独特与耀眼,暗示了在众多的选择中,宁静与独立的价值更为珍贵。整首诗结构简洁,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纷扰、追求宁静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似投闲向草莱:此句提问,表明对能够放弃世俗追求、享受自然生活的人的羡慕。
- 众星不如孤月明:通过对比,突出孤月的明亮,表达独特的价值观,即在众多的选择中,宁静的道德与独立的精神更为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月”比作独特的存在,形象地表现出宁静与独立的美。
- 对仗:全诗结构紧凑,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个体在纷繁世界中保持独立与清明的价值,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莱:象征自然与田园生活,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孤月:象征独立与清明,彰显个体在纷扰世界中的独特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句》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孟宾于
C. 李白
D. 杜甫 -
“众星不如孤月明”中的“孤月”主要象征什么? A. 人生的孤独
B. 独立与清明
C. 自然的美丽
D. 世俗的纷扰 -
诗中提到的“草莱”指的是? A. 城市生活
B. 田园与自然
C. 学术研究
D. 社交活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安宁,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句》相比,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孟宾于则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