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弟第一百五十三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沙晚鹡鴒寒,风吹紫荆树。忍泪独含情,江湖春欲暮。
白话文翻译:
黄昏沙滩上,寒鸦啼叫,微风吹动紫荆树。忍不住落泪,心中满是情思,江湖的春天似乎就要结束了。
注释:
- 沙晚:指黄昏时分的沙滩。
- 鹡鴒:一种鸟,常在水边栖息。
- 紫荆树:一种开紫色花的树,常用以象征春天。
- 忍泪:忍耐着不让眼泪流下来。
- 独含情:独自承受情感的折磨。
- 江湖:指水域,常用于指代自然景色。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即逝的感伤,可能与宋代南宋时期的动荡局势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子华,号山谷,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兼具文才与武略。他在抵抗元军入侵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忠诚与勇气,后被俘而死。其诗词多反映家国情怀与个人的坚贞信念。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文天祥以身作则,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感情真挚,反映了他个人的悲愤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开头的“沙晚鹡鴒寒”,不仅呈现出黄昏时分的静谧与孤独,更通过寒鸦的啼鸣传达了一种空灵的哀伤。接下来的“风吹紫荆树”,则通过风的轻拂,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黯淡的气氛,仿佛在提示着春天的即将结束。
“忍泪独含情”一句,直接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冲突,尽管心中有许多哀伤与愤懑,却又不得不忍耐,无处倾诉。最后一句“江湖春欲暮”更是总结全诗,把个人的感情与自然的景象紧密结合,表现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清丽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悲凉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沙晚鹡鴒寒:描绘了黄昏沙滩上寒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风吹紫荆树:通过自然景象引入,体现出春天的美好与即将消逝的无奈。
- 忍泪独含情:作者内心的感伤与孤独,无人倾诉,情感深厚。
- 江湖春欲暮:总结全诗,表达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与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沙晚”与“风吹”,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风吹紫荆树”,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性。
- 象征:紫荆树象征春天,而“春欲暮”则暗示着美好时光的逝去。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忧虑与无奈,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 沙滩:象征孤独与沉思的场所。
- 鹡鴒:代表着自然的生命力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紫荆树: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江湖:暗示广阔的天地与诗人心中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沙晚”指的是哪个时段?
- A. 清晨
- B. 黄昏
- C. 正午
- D. 深夜
-
“忍泪独含情”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愤怒
- C. 悲伤
- D. 无聊
-
诗中提到的“紫荆树”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 D. 夏天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弟第一百五十三》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故乡及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李白更多地展现了一种浪漫的情怀,而文天祥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更深层的家国情感和历史的悲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