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时间: 2025-01-25 18:01: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作者:张元干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
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
菰蒲零乱秋声咽。
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
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
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
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
唾壶空击悲歌缺。
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白话文翻译:
在急促的雨中,乌云飞散,惊扰了傍晚归巢的乌鸦,月光微弱而清凉,照着薄柳。
不知是谁家的柳树低垂,几只流萤闪烁不定。
夜帆在风中航行,湖面烟水苍茫,
菰蒲随着秋风摇曳,发出低沉的声音。
梦断时醒酒,倚靠着高高的船桅,心情清绝。
我的心已折断。
长庚星光芒四射,盗贼横行,胡人猖狂。
我想要挽救天河,洗净中原的血污。
如今两宫何在,塞外的高墙隔断了长江,
空空的唾壶敲击着悲歌的缺口。
我思念龙沙,泪洒孤臣的吴越。
注释:
- 雨急云飞:形容雨下得很急,云层飞动。
- 暮鸦:傍晚归巢的乌鸦。
- 流萤:指萤火虫,夜晚闪烁的光点。
- 夜帆:夜间的船帆。
- 菰蒲:水生植物,秋天风吹声响。
- 长庚:指金星,象征光明。
- 天河:指银河,寓意大河。
- 膏血:比喻中原地区的战乱与流血。
- 两宫:指皇宫,象征统治权。
- 龙沙:指古代的战场,象征英雄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元干(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其词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己酉年秋天,地点在吴兴(今浙江湖州),诗人乘舟而作,描绘了秋夜的景象,流露出对国家动荡、个人遭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石州慢》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哀伤。首句以“雨急云飞”开篇,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似乎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动荡。接着通过“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描绘出静谧的秋夜,流萤的闪烁与低垂的柳树形成鲜明对比,暗含着诗人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在转折处,诗人提到“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表现出对现实的清醒与无奈;“心折”二字,直白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助。接下来,诗人以“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描绘出社会动荡的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前景的忧虑与愤怒。
最后,诗歌以“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结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怀和对自己孤独命运的深切感慨。整首词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时局的思考与忧虑,情感深沉而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描述了秋夜的天气和景象,营造了一个急促而又清冷的氛围。
- “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增添了孤寂的情感。
- “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描绘了舟行于湖上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辽阔感。
- “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从梦境中醒来,面临现实的孤独。
- “心折”:直接表达心中的痛苦与无奈。
- “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描绘社会动乱的局面,发出对时局的批判。
- “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表达了想要拯救国家的强烈愿望。
- “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反映出政治分裂与隔阂。
- “唾壶空击悲歌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
- “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追忆历史英雄,表达对国破家亡的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萤”比作闪烁的希望,反衬诗人的孤独。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和结构都较为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现诗人对国家动乱、个人遭遇的思考与感慨,流露出悲伤与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忧伤与动荡。
- 流萤:寄托孤独与希望。
- 秋声:代表凋零与悲凉。
- 长庚:象征光明与希望的渴望。
- 龙沙:历史的英雄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庚”指的是哪个天体?
- A. 月亮
- B. 太阳
- C. 金星
- D. 火星
-
“梦断酒醒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喜悦
- B. 迷醉
- C. 失落
- D. 疲惫
-
“万里想龙沙”中的“龙沙”象征着什么?
- A. 富饶的土地
- B. 英勇的历史
- C. 美丽的山川
- D. 热闹的城市
答案:
- C. 金星
- C. 失落
- B. 英勇的历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描写秋夜情景,表达思乡与忧愁的感情。
- 《水调歌头》:苏轼的作品,表现对时局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元干的《石州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词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但张元干更侧重于国家动荡与个人遭遇,而李清照则注重于细腻的情感与生活的琐事。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张元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