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登王正中书阁》
时间: 2025-02-04 15:35: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对雪同谁语,登楼似欲仙。
人家修月户,丈室散花天。
山拥鉤帘外,江横隐几前。
寒深落雁渚,清集钓鱼船。
扶病从摩诘,销忧得仲宣。
展书明细字,烹茗湿疏烟。
月好还同梦,诗成已下弦。
明年傥相忆,一为到关边。
白话文翻译
在这雪中,我与谁人倾诉?登上楼阁,仿佛要飞升成仙。
人家的窗户修得如月一般,房间里洒落着花瓣似的天空。
群山环抱在钩帘之外,江水横亘在几案前面。
寒意深沉,落雁停在水渚,清晨聚集着钓鱼的船只。
我虽身患疾病,却从摩诘中获得慰藉,忧愁因得仲宣而消散。
展开书卷,字迹清晰,泡茶时烟雾弥漫。
明月美好,梦境犹如从前,写成的诗篇已是下弦月。
明年若再相遇,愿为你到关外一游。
注释
- 修月户:形容窗户修建得如同月亮般圆润。
- 丈室:指房间的宽度,"丈"为古代长度单位。
- 钓鱼船:隐喻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 摩诘:指王维,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
- 仲宣:指阮籍,魏晋时期的诗人,以其洒脱的个性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美,号阳春,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融入个人情感,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方的一个雪日,诗人在书阁中,透过窗户欣赏雪景,思绪万千。诗中通过雪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雪中登王正中书阁》是一首结合了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在白雪皑皑的冬日,登上书阁,心中感慨万千。诗的开头“对雪同谁语,登楼似欲仙”,展现了诗人对雪的沉思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随后的描写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窗外的景色,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
“寒深落雁渚,清集钓鱼船”,这句诗描绘了冬日宁静的湖面,落雁停歇,钓鱼的船只静静聚集,给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感。而后“扶病从摩诘,销忧得仲宣”,则是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古人的诗情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共鸣。
整首诗的情感在“明年傥相忆,一为到关边”中得到了升华,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在雪中品茶读书,抒发情感,展现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对雪同谁语:在雪中,我与谁人倾诉内心的感受?
- 登楼似欲仙:登上楼阁,仿佛要飞升入仙境。
- 人家修月户:人们的窗户修得如月亮般圆润美丽。
- 丈室散花天:房间里洒落的花瓣似天空一样美丽。
- 山拥鉤帘外:群山环绕在窗外的钩帘旁。
- 江横隐几前:江水横亘在桌子前面,隐约可见。
- 寒深落雁渚:寒气深重,落雁停在水边。
- 清集钓鱼船:清晨,钓鱼的船只聚集在一起。
- 扶病从摩诘:我虽生病,但从王维的诗中获得慰藉。
- 销忧得仲宣:忧愁因阮籍的诗歌而消散。
- 展书明细字:展开书卷,字迹清晰可见。
- 烹茗湿疏烟:泡茶时,细烟缭绕,湿润空气。
- 月好还同梦:明月依旧美好,梦境如昔。
- 诗成已下弦:写成的诗已是下弦月。
- 明年傥相忆:明年若再相遇。
- 一为到关边:愿为你到关外一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窗户比作月亮,形象生动。
- 对仗:如“山拥鉤帘外,江横隐几前”,构成和谐美感。
- 拟人:落雁“停”在水渚,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孤独却又充满希望的情感。诗人通过对雪的描写,展现了对过往友谊的怀念和未来相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宁静。
- 月:代表美好与希望。
- 山:象征稳重和永恒。
- 江:流动的象征,代表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曾几
C) 阮籍
D) 李白 -
诗中提到的“摩诘”指的是哪位诗人? A) 王维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苏轼 -
“月好还同梦”中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期盼? A) 未来的生活
B) 友谊的重聚
C) 自然的美好
D) 诗歌的创作
答案:
- B) 曾几
- A) 王维
- B) 友谊的重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曾几的《雪中登王正中书阁》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自然的美和文人的情感。曾几的诗更倾向于描绘雪中孤独的情感,同时也有对友谊的期待。而王维则通过山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两者都使用了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却在情感的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