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负高阳约,蹉跎此岁华。
论心看翠竹,感事对黄花。
寒日凄征雁,清霜急暮鸦。
临风一樽酒,回首意无涯。
白话文翻译:
几次辜负高阳的约定,岁月在此蹉跎流逝。
与友人讨论心境,欣赏翠绿的竹子;
感慨往事,面对着盛开的黄花。
寒冷的日子里,凄凉的雁阵飞过,
清霜降临,黄昏时急促的乌鸦归巢。
在风中举杯畅饮,回首往昔,情思无尽。
注释:
- 高阳:指高阳(或高阳君),常用来指代朋友或知己。
- 蹉跎:原意指光阴虚度,此处形容岁月的流逝。
- 翠竹:形容竹子的颜色,象征清雅和坚韧。
- 黄花:指菊花,常作为秋天的象征,寓意坚韧和高洁。
- 清霜:指秋霜,象征冷清和凄凉。
- 樽酒:指酒杯,象征饮酒作乐的情景。
典故解析:
“高阳约”可能指古代文人之间的约定或友谊,而“黄花”则常常与菊花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在古代诗词中,常把秋天与人生的感慨相结合,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约1084-约1150),字伯琦,号云溪,北宋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九月十日,正值秋天,诗人借此时节的美景与自然现象,表达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情谊的怀念。开头两句“几负高阳约,蹉跎此岁华”直接点出诗人的惆怅,似乎在反思与友人的约定未能实现,岁月却无情地流逝。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选择了“翠竹”和“黄花”作为意象,前者代表着清雅与坚韧,后者则是对秋天的寓意,象征着生命的坚强与美好。通过“寒日凄征雁,清霜急暮鸦”,诗人将秋天的冷清与离别的凄凉完美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临风一樽酒,回首意无涯”则表现了诗人虽感慨于岁月的无情,但在此刻却选择以饮酒作乐,借酒浇愁,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负高阳约:表达对友人的愧疚与内疚。
- 蹉跎此岁华:感叹光阴流逝,未能实现的约定。
- 论心看翠竹:与友人一起讨论内心感悟,欣赏竹子的清雅。
- 感事对黄花:面对盛开的黄花,感慨人生的无常。
- 寒日凄征雁:描绘寒冷的秋日和远行的雁,象征离别。
- 清霜急暮鸦:清霜降临,暮鸦归巢,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临风一樽酒:在风中举杯畅饮,享受此时的宁静。
- 回首意无涯:回首过去,感慨情思无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寒日”、“清霜”来传达秋天的寒冷与孤独。
- 拟人:雁与鸦的归来,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岁月流逝和友谊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在此情境中选择豁达的态度。
意象分析:
- 高阳:象征友谊与承诺。
- 翠竹:象征坚韧和清雅。
- 黄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寒日:象征时光的冷酷与无情。
- 樽酒:象征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往事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几负高阳约”意指什么? A. 对朋友的约定未能实现
B. 对自然的约定
C. 对生活的约定 -
“寒日凄征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暖和的秋日
B. 冷清的秋天与离别
C. 春天的和煦 -
诗中提到的“黄花”常指哪种花? A. 玫瑰
B. 菊花
C. 荷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通过描绘月夜的孤寂,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韩维的秋日感怀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侧重于亲情,后者则聚焦于友情与岁月的流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集》
- 《韩维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