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坐亭谷》

时间: 2025-01-27 05:07:37

穹穹华亭谷,中有不竭流。

其微初滥觞,其大终载舟。

寒色皎可鉴,岚光郁如浮。

当解尘中缨,一濯潭上秋。

意思解释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坐亭谷

作者: 韩维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穹穹华亭谷,中有不竭流。
其微初滥觞,其大终载舟。
寒色皎可鉴,岚光郁如浮。
当解尘中缨,一濯潭上秋。

白话文翻译:

华亭谷高高耸立,谷中有不断流淌的溪水。
其涓涓细流最初源于涓涓细流,最后能承载一只小舟。
寒冷的色彩清澈可见,山岚的光影如同浮动的云彩。
应当解开尘世的缠绵,洗涤一洗潭水上的秋色。

注释:

  • 穹穹:形容高大、广阔,表示华亭谷的高耸。
  • 不竭: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断。
  • 滥觞:指水流的源头,常用来比喻事物的起源。
  • 寒色:指水的清冷色彩。
  • 皎可鉴:形容水面清澈,可以映照出物体的影像。
  • 岚光:山间的雾气和阳光,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尘中缨:指尘世的纷扰与牵挂。
  • :洗涤,清洗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常用细腻的笔触表达内心情感。韩维的作品多涉及山水题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览华亭谷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水流、寒色和秋景,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内心和谐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华亭谷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开头的“穹穹华亭谷”便以高耸的形象引入,给人一种深邃广袤的感觉,随后“中有不竭流”则指向了生命和自然的永续,暗示着一种不竭的生机与活力。诗中“其微初滥觞,其大终载舟”则通过对比细流与大水的关系,表达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及其潜在力量。此处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接下来的“寒色皎可鉴,岚光郁如浮”,描绘了清冷而明亮的水面,给人一种宁静之感,而“岚光”的描绘则增加了一层朦胧的美感,使得画面更为生动。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世俗的思考,“当解尘中缨,一濯潭上秋”,表达了对世俗烦扰的超脱,渴望在清澈的潭水中洗去一切的尘埃,回归自然的宁静。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穹穹华亭谷:描述谷的高耸,设定了诗的空间。
  2. 中有不竭流:强调谷中水流的永恒,象征生命的持续。
  3. 其微初滥觞:说明水流从细小的源头开始。
  4. 其大终载舟:描绘水流最终可承载小舟,象征着力量的增长。
  5. 寒色皎可鉴:水面清澈,映照出周围的景物。
  6. 岚光郁如浮:描绘山间雾气与阳光的交融,增强诗的意境。
  7. 当解尘中缨:反思世俗的牵绊,寻求内心的自由。
  8. 一濯潭上秋:表达了在秋季的潭水中洗净尘世烦恼的愿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色皎可鉴,岚光郁如浮”,通过对仗加强了诗句的美感。
  • 比喻:如“其微初滥觞”,水流的起源比喻事物的开始。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尘世的超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了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亭谷:象征自然的庇护与宁静。
  • 流水:代表生命的流动与永恒。
  • 寒色:象征清澈与宁静。
  • 岚光: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美丽。
  • 潭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洗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穹穹华亭谷》中的“穹穹”意指什么?

    • A. 高大
    • B. 平坦
    • C. 深邃
  2. “其微初滥觞”中的“滥觞”指的是什么?

    • A. 水流的源头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动物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人世繁华的追求
    • B. 对自然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
    •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望岳》(杜甫)与《坐亭谷》(韩维)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杜甫更侧重于宏伟的山川气势,而韩维则注重细腻的水流与宁静的心境。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韩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