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山城名花》
时间: 2025-02-04 13:35:15意思解释
水龙吟 山城名花
作者: 宋词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城天府名花,顿教艺苑添春意。
这番又见,明珠国宝,人间绝技。
慷慨悲歌,低吟浅唱,绮词妙句。
梨园子弟,把浩瀚史册,风流人物,重现在传奇里。
更喜高腔伴唱,一声声敲金击玉。
情真意远,古风豪舞,雄伟气势。
辈出名伶,群芳争艳,千红万紫。
使江南花柳一时减色,争夸川剧。
白话文翻译:
这座山城是天府之地,名花盛开,让艺术的园地增添了春天的气息。再次看到这样的景象,仿佛是明珠国宝,世间绝无仅有的技艺。激昂的悲歌,轻柔的吟唱,绮丽的词句交织在一起。梨园的弟子们,把历史上那些风流人物的传奇故事再现出来。更让人喜爱的是高亢的伴唱,宛如敲金击玉般响亮。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古老的风范豪情万丈,气势磅礴。名伶辈出,百花争艳,色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这让江南的花柳瞬间黯然失色,纷纷夸赞川剧的魅力。
注释:
- 山城: 指的是地形多山的城市,这里特指某个著名的城市。
- 天府: 形容地方富饶,适合人居。
- 梨园子弟: 指的是从事戏曲表演的演员,梨园是古代戏曲的发源地。
- 高腔: 一种戏曲唱腔,声音高亢激昂。
- 敲金击玉: 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该诗作者为近代宋词作家,其作品常以抒情见长,融合了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艺术繁荣的时期,反映了对川剧及其表演艺术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地方艺术的自豪感。
诗歌鉴赏:
《水龙吟 山城名花》是一首充满了对地方艺术和文化赞美的词作。诗中通过对山城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风景和文化氛围。诗人通过“名花”与“春意”的描写,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艺术气息,仿佛在告诉读者春天的到来不仅仅是自然的复苏,更是艺术创作的蓬勃发展。
在这首词中,诗人将梨园子弟的表演与历史人物的再现相结合,强调了川剧的价值和艺术的传承。通过“敲金击玉”的声音描绘,展现了川剧表演的激情与震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享受。同时,诗人在最后通过“千红万紫”的比喻,进一步突出川剧的多样性与竞争力,显示出其在艺术届的独特地位。整首诗既有对艺术的赞美,又带有对地方文化的深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城天府名花,顿教艺苑添春意。”:描绘山城的美丽与繁华,象征艺术的兴盛。
- “这番又见,明珠国宝,人间绝技。”:强调这种艺术的珍贵与独特。
- “慷慨悲歌,低吟浅唱,绮词妙句。”:表现出艺术表演的多样性和深邃的情感。
- “梨园子弟,把浩瀚史册,风流人物,重现在传奇里。”:强调梨园演员在传承历史与文化中的重要角色。
- “更喜高腔伴唱,一声声敲金击玉。”:描绘高亢激昂的唱腔,表现出艺术的魅力。
- “情真意远,古风豪舞,雄伟气势。”:进一步强调艺术的深远情感和豪放气质。
- “辈出名伶,群芳争艳,千红万紫。”:描绘艺术人才的辈出,表现艺术的繁荣。
- “使江南花柳一时减色,争夸川剧。”:比较川剧与江南艺术的差异,突出川剧的独特魅力。
修辞手法:
- 比喻: “敲金击玉”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美妙。
- 对仗: “情真意远,古风豪舞”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 “千红万紫”夸大了艺术的繁盛,突出了其丰富多彩的特点。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川剧及其艺术形式的赞美,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展现了地方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意象分析:
- 山城: 代表地方文化的源头与繁荣。
- 名花: 象征艺术的美丽与珍贵。
- 梨园子弟: 代表传统艺术的传承者。
- 高腔: 体现艺术表演的激情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梨园子弟”指的是哪个领域的从业者?
A. 书法家
B. 音乐家
C. 戏曲演员
D. 画家 -
“敲金击玉”形容的是哪种艺术表现形式?
A. 舞蹈
B. 唱腔
C. 诗词
D. 绘画 -
诗中提到的“千红万紫”主要是形容什么?
A. 自然景色
B. 艺术的多样性
C. 人物众多
D. 物品丰富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比,二者都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但《长恨歌》更侧重于情感的深刻与历史的叙述,而《水龙吟 山城名花》则更强调艺术的表现与地方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选》
- 《川剧艺术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