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句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7 18:26:51

短短长长柳,三三五五星。

断云当极目,不尽远峰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短短长长柳,三三五五星。
断云当极目,不尽远峰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柳树的姿态,或短或长,像是点缀在秋天的景色中,而星星则分布在天空中。远处的云朵虽然断裂,却映衬出无尽的青色山峰,给人一种开阔辽远的感觉。

注释:

  • 短短长长柳:指的是柳树,有的短,有的长,生动地描绘了柳树的形态。
  • 三三五五星:形容星星的数量和分布,三颗、五颗,给人一种稀疏而又点缀的感觉。
  • 断云:指天空中的云朵,形态断断续续。
  • 极目:向远处眺望,目光所及之处。
  • 不尽远峰青:意指远方的山峰延绵不绝,呈现出青色的层次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公度,号明之,宋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特别在山水诗方面,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常常在自然中寻求灵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诗歌鉴赏:

《夜句三首》其三是一首充满意境的山水诗,通过对柳树、星空、云朵和远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氛围。诗中“短短长长柳”描绘了柳树的多样性,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柳树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着柔美和哀愁,诗人在这里用柳树的形态引入情感的渲染。

接着,诗中提到的“三三五五星”又让人联想到夜空的清澈与宁静,星星的稀疏分布似乎在诉说着孤独与思考。接下来的“断云当极目”,则将视线引向远方,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最后一句“不尽远峰青”则通过青色的山峰,传达出一种无尽的辽阔感和时空的延展,使得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短短长长柳”:描绘柳树的多样形态,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 “三三五五星”:通过数字描绘,传达出夜空星星的稀疏与宁静。
    • “断云当极目”:引导读者的视线向远处,强调了视野的开阔。
    • “不尽远峰青”:表达了远方山峰的连绵不绝,象征着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点缀,使得自然景色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的排列和词汇的选择上,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意象:通过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情感的细腻与哲学的深邃交融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恬静而深远的境界。

意象分析:

  • :象征柔美与哀愁。
  • 星星:代表希望与孤独。
  • :象征变化与无常。
  • 远峰:传达开阔与无限,象征着人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短短长长柳”描绘了什么?

    • A. 柳树的形态
    • B. 星星的数量
    • C. 云朵的形状
  2. “三三五五星”中的数字代表什么?

    • A. 柳树的高度
    • B. 星星的分布
    • C. 山峰的数量
  3. “不尽远峰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开阔与希望
    • C. 独自寂寞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陈师道的《夜句三首》更侧重于对自然细腻的描绘,而李白则往往通过豪放的情感与壮丽的景色来表达个人的胸怀与志向。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与创作》
  3.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