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道上》

时间: 2025-01-11 23:44:54

载得诗囊与酒筹,为乘高兴一探秋。

苇残断岸寒惊雁,禾熟荒田晓放牛。

野菊黄铺桥畔路,山枫红抱寺边楼。

龙潭旧是登临处,不负西风续胜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载得诗囊与酒筹,为乘高兴一探秋。
苇残断岸寒惊雁,禾熟荒田晓放牛。
野菊黄铺桥畔路,山枫红抱寺边楼。
龙潭旧是登临处,不负西风续胜游。

白话文翻译:

携带着诗囊和酒筹,乘着兴致去探秋色。
芦苇枯残,岸边寒风惊动了大雁,
稻谷成熟,荒田里清晨放牛。
野菊花黄铺满了桥边的路,
山枫红叶包围着寺庙的楼阁。
龙潭依然是我登高望远的地方,
不辜负西风,继续享受这美好的游览。

注释:

字词注释:

  • 诗囊:装诗文的袋子,用于盛放诗歌和文具。
  • 酒筹:指酒的筹码,这里可理解为酒具。
  • :指芦苇,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 禾熟:稻谷成熟的状态。
  • 荒田:无人耕种的土地。
  • :覆盖、撒上。
  • 龙潭:指山中的一个水潭,常作为游览胜地。

典故解析:

  • 西风:象征秋天,通常与萧瑟、凋零的意象相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龙潭:历代文人墨客常以此地为游览之所,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萨哈岱,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被记载,但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独特。其作品往往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是丰收的时节,诗人借游秋景抒发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西山道上》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高兴之际的游览乐趣。诗的开头两句,诗人带着诗囊和酒筹,意在表达一种游玩的轻松愉悦心情。这一场景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人雅趣,也为整首诗营造了轻松自在的基调。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色:芦苇的枯残、晨雾中的牛群,野菊的黄和山枫的红,无不传达出秋天的成熟与丰收。诗中描绘的景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最后两句提到的“龙潭”,是诗人常去的游览之地,象征着诗人对过去游历的美好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全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四季变迁的深刻体悟,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载得诗囊与酒筹:诗人准备好诗文和酒具,象征着享受生活的态度。
  2. 为乘高兴一探秋:在高兴的心情下,去探寻秋天的美景。
  3. 苇残断岸寒惊雁:描绘秋天的景象,芦苇枯萎,寒风使大雁受到惊吓。
  4. 禾熟荒田晓放牛:稻谷成熟,清晨的田野中牛群悠闲放牧。
  5. 野菊黄铺桥畔路:野菊花盛开,铺满桥边的小路。
  6. 山枫红抱寺边楼:山中的枫树红叶环绕在寺庙的楼阁旁。
  7. 龙潭旧是登临处:龙潭是诗人常去的游览之地。
  8. 不负西风续胜游:不辜负秋风的美好,继续享受游览的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诗人心情的映射,增强诗意。
  • 对仗:如“苇残”“禾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大雁被寒风惊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诗囊:象征文化与才华。
  • 酒筹: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欢愉。
  • 芦苇:象征秋天的萧瑟与自然的变化。
  • :象征田园生活的宁静。
  • 菊花与枫叶:象征秋天的美丽与丰收。
  • 龙潭:象征游览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携带什么去游览秋天的景色?

    • A. 书籍和画笔
    • B. 诗囊和酒筹
    • C. 食物和水
  2. 诗中提到的“禾熟”指的是什么?

    • A. 花开
    • B. 稻谷成熟
    • C. 树叶凋零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 A. 无所谓
    • B. 享受与热爱
    • C. 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繁荣。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秋天的宁静与自然美。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萨哈岱《西山道上》:两者均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独自享受的情感,但李白更侧重于孤独与哲思,而萨哈岱则强调了秋天的丰收与乐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